[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村初中班主任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班级管理,走出一条全新的班级管理之路。
关键词:与时俱进;班级管理;以人为本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班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一)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当今社会,传统的价值观正在接受严峻的挑战,社会提供信息的环境很宽松,电影、电视、网络、报纸杂志都是学生易接触到的信息源。这些信息源在丰富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早恋、上网、交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等现象在农村学校开始蔓延,而许多农村孩子的家长不能给孩子们正确引导。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要求下,班主任应与时俱进,时刻注意外界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
(二)强化班级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用制度确保班级正常运行。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有了计划,才有明确的目标。七年级的学生是从各类农村小学集中到乡镇中学来读书的,他们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同学保留着一些不良习惯,因此,在班主任工作计划中,首先要对七年级的学生做好养成教育,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拟定《班级公约》,熟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是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①让学生每学期开学初写上学习计划,确定该学期要达到的目标。②课堂上要认真听讲,敢于质疑,勤动脑筋;课堂外要认真做好课后“三步曲”,即复习—作业—预习。学生的作业在复习后完成,就避免了“查字典”式的作业,最后一步是预习。三是选出得力的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有了固定的班干,在班级管理中就具有权威性,便于班级管理。
二、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一)对班级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
如果偏爱某个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就会有看法,会产生不满情绪,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自然就会有抵触情绪,进而有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所以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心。
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学生有什么心事才会向班主任说,在行动上也会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二)在生活上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要善于跟学生谈心、交心。农村初中生大多数是住宿生,特别是初一学生,刚离开父母,生活上要学会自理,开始很不习惯学校的集体生活,常想家,有部分学生还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所以在生活上给学生以关心、爱护就显得极为重要。班主任应该像父母一样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某些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一些问题。
(三)善于对学困生进行说服、教育工作,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种种顾虑。当前农村初中学困生有三类:一类是成绩学困生,表现为无心向学,学习成绩极差;二类是思想品德学困生,表现为沾染上不良习气、不遵守校规班纪,随心所欲;三类是“二合一”的双学困生。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对于学困生,班主任需要倾注大量的爱和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使其转化。在生活上要多花些时间去接触他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学习上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只要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实意为他好,他们一般都会被感化,并最终接受班主任的帮助和教诲。同时,班主任还要积极动员优等生与学困生进行交流,主动去关爱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同学和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自觉地融入到集体当中,主动地转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三、加大与家长的沟通力度
现在农村中学生的家长对教育的意义认识得比较淡薄,加之目前的大学教育费用高,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好等现状,很多家长认为供孩子上学不合算。有些家长虽然望子成龙,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如当孩子的学习出现困难时,他们束手无策,而当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时,他们又打又骂,孩子们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还有些家长忙于挣钱,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对孩子们的行为不闻不问,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们纪律性差,比较散漫。针对这些现象,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学生,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对学生和家长双管齐下,同时教育,从而让家长在教育初中生的方式、方法上与班主任达到共识。
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是一个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标,不断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丰富班级管理工作,就能轻轻松松做个优秀的班主任。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