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学
   浅谈高中数学中的几何概型      ★★★ 【字体: 】  
浅谈高中数学中的几何概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3 18:41:54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几何概型是高中概率部分的一个难点,高考中选择、填空题会有所涉及。要理解并灵活应用几何概型解决相关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概念延拓
        如果一类随机试验具有如下两个特征:
        (1)进行一次随机试验相当于向一个几何体G中取一点;
        (2)对G内任意子集事件“点取自g”的概率与g的测度(长度、面积、体积)成正比,而与g在G中的位置、形状无关。
        我们把这类随机试验的数学模型称为几何概型。如果事件A可用中的一个区域G表示(组成事件A的所有可能结果与g中所有点一一对应),那么
        P(A)=g的测度G的测度
        2概念辨析
        与古典概型相比较:
        (1)不同点:在一次试验中,几何概型中所有可能的结果有无限个;
        (2)相同点:每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3题型分析
        3.1测度为长度的几何概型:[例1]某公共汽车站每隔15分钟有一辆汽车到达,并且出发前在车站停靠3分钟。乘客到达车站的时刻是任意的,求一个乘客到达车站后候车时间大于10 分钟的概率?
        分析:设上辆车于时刻T1到达,而下一辆车于时刻T0到达,T2时刻出发。线段T1T2的长度为15,设T是T1T2上的点,且T0T2=3,TT0=10,如图所示, 记候车时间大于10分钟为事件A,则当乘客到达车站的时刻落在线段T1T上时,事件A发生,所以 
        P(A)=d的测度D的测度=215
        答:侯车时间大于10 分钟的概率是2/15。
        3.2测度为面积的几何概型
        [例2]甲、乙两人相约12:00~13:00在某地会面,假定每人在会面这段时间内的每个时刻到达会面地点的可能性相同,先到者等20分钟后便离去,试求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解析:在平面上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直线x=60,y=60,x轴,y轴围成一个正方形区域G。设甲12时间x分到达会面地占,乙12时y分到达会面地点,这个结果与平面上的点(x,y)对应。由题意知,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的因此试验属于几何概型。甲乙两人能会面当且仅当他们到达会面地点时间相差不超过20分钟,
        即|y-x|≤20,x-20≤y≤x+20,
        因此图中阴影部分g就表示甲乙能会面。容易求得g的面积为2000, 的面积为3600,所以
        P(甲乙能会面)=g的面积G的面积=59
        3.3测度为体积的几何概型
        [例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内随机取一点E,则点E落在四棱锥O-ABCD(O是正方体对角线的交点)内的概率是 
        解: P(E落在四棱锥O-ABCD内)
        =VABDC-A1B1C1D1VO-ABCD=16
        4易错题辨析
        [例4]已知:在Rt△ABC中,∠BAC=90°,∠C=30°,
        (1)在BC上取点M,求使SΔABM<SΔAMC的概率;
        (2)在∠BAC内作射线AM交BC于M,求使SΔABM<SΔAMC的概率;
        辨析]要注意抓住题目中关键字眼:
        问题:(1)在BC上取点M,即是在BC上取一点M,求M在线段BD上的概率;
        问题:(2)在∠BAC内作射线AM交BC于M,即是在∠BAC内任作一射线AM使∠BAM<∠BAD的概率。
        解: (1)P(SΔABM<SΔAMC)=P(BM<BD)=BMBD=12;
        (2)P(SΔABM<SΔAMC)=P(∠BAM<∠BAD)=60°90°=23。
        错误解法:混淆两题区别把第(2)题错当第一题解。
        5小结
        解决几何概型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测度是长度、面积还是体积,有时甚至是角度。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关于新理念观照下的评语创新

  • 下一篇文章:导学案辅助教学实践 季成伟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浅谈高中数学中的几何概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浅谈高中数学中的几何概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谈高中数学中的几何概型
  • ››关于新理念观照下的评语创新
  • ››关于建设终身教育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 ››关于欧洲远程教育“国际课程交流”...
  • ››关于国外远程教育合作研究的现状
  • ››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创设“问题情境...
  • ››关于教师绰号:尴尬中的教育价值分...
  • ››新时期教师队伍管理应突出师德建设...
  • ››《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
  • ››儿童阅读的去功利化与成人责任
  •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和能力...
  • ››浅谈高中人物速写教学 李玉芳
  • ››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 杨海丽
  • ››浅谈高中数学中的几何概型
  • ››浅谈高中英语写作中语域知识的习得...
  •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科综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