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 |
|
|||||
党的利益、党员利益、人民利益和谐论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48:34 点击数:[] ![]() |
|||||
党员才是党内权力的主人,党内民主是广大党员极为重要的利益。群众利益也与党内民主关系密切,因为如果没有党内民主,就不可能有人民民主,党内民主也是广大人民的极为重要的利益。 发展党内民主,最基本的是要实现党员的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党员的选择权是以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充分保障为体现的。知情权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实现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前提,是党员不可忽视的基本民主权利。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权利的重要体现之一是在党内充分而自由地发表意见。党员的主体地位还必须在充分行使监督权方面体现出来。党的十七大与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旨在扎实推进党内民主的重要举措: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委员会工作机制;实行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推进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作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及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极为重要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现实道路。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了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首先,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先导性。党员的政治参与意识、热情和能力直接影响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水平,党内民主生活状况决定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和实现程度,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决定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党内民主化的程度对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程度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其次,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决定了党是人民民主权利坚定的维护者。充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政治利益,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这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第三,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和民主习惯,无疑会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重大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必然以执政党自身的民主化为前提。没有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就不会有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作为执掌国家政权的共产党,只有不断健全党内的民主生活,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才能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转化为推进政治民主化的强大动力。同时,人民民主的发展也对党内民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人民民主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实施监督的力度也将随之加大,这将有效地促进党内民主。 三、防止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 对于肩负着领导和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防止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现实课题。所谓“既得利益集团”是指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一旦这部分人形成利益集团,将对社会走向公正、公平具有直接而又巨大的危害。如果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内出现了“既得利益集团”,其危害性会更大,它直接背叛党的宗旨,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毒化和腐蚀整个社会,危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现实的例证来看,这就是无产阶级执政党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起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已经证明,党内一旦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的本能就是拼命摆脱党的宗旨、社会主义制度的束缚,以求实现既得利益“合法化”与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先是对党产生信任危机,继而产生反感情绪,使党逐渐失去自己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如果国外敌对势力趁虚而人进行颠覆活动,无产阶级政党的结局就必然是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被人民抛弃而垮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防止在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问题已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江泽民把反对腐败提高到了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问题的高度,并且重新使用“既得利益集团”这个概念,指出“要特别警惕人们所说的‘既得利益’问题”,强调“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④,胡锦涛也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居安思危、艰苦奋斗”,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防止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视是前提。全党在思想上清醒认识“既得利益集团”对党执政地位的严重危害,正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有自信、有力量的表现。当前必须尽快改变党内的许多同志仍然对这个问题讳莫如深,怕触“禁区”,顾左右而言他的现状。其实,党的高层已经较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江泽民在多年前向全党提出“党内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的警告,胡锦涛也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因此,在苏东共产党丧失政权、国内反腐败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形下,全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勇敢面对现实,居安思危,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高度重视防止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问题。
其次,加强对党员的宗旨教育和对全民的教育是基础。这里所说的教育包括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与对全体民众的教育。对于党员干部要加强党的宗旨教育,构筑起防止“既得利益集团”形成的思想防线。在新时期对党员干部特别要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加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居安思危、艰苦奋斗的教育,增强免疫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对于广大民众的教育来说,主要是提高全民素质,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体素质,提高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使人民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当中国公民受教育程度和民主法治观念大大提高时,也会对党内民主建设形成压力,会对党与政府实施有效的监督,进而大大推动中国民主法治进程。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既得利益集团滋生的土壤才会有被彻底铲除的可能。 再次,致力于制度创新是重点。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与党情,执政党对腐败危害性的认识越来越明晰,反对腐败的决心日趋坚定。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反对腐败的措施上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深化体制改革,致力于制度创新,在体制、机制与制度的安排与设计上不给既得利益者以可乘之机,对于防止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职能错位问题,消除转轨时期行政权力寻租的条件;要大力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体制,解决资金管理特别是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还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解决由于部门之间不合理的利益差距而导致的互相攀比、党政干部心理失衡等一系列滋生寻求自身特殊利益的问题,等等。 最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关键。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