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无产阶级政党只不过是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工具,人民利益的实现与党的利益的实现应当是同一历史过程,这是共产党赖以存在的逻辑前提。共产党必定是没有或者不能有任何私利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一再证明:当一个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时候,这个党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当一个党背离宗旨耽于私利的时候,这个党也会很快由盛而衰,以至垮台。 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党代表人民利益并非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资产阶级政党为了赢得选举而宣称代表人民利益,实质上它只可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只有在党能真正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与依法执政的前提下.党的利益才会与人民利益同步实现,因而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也存在着理论卜的一致性与实践中的潜在的矛盾性,其原因在于:一是任何利益都有自我实现的天然本性和基本规定。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r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作为社会政治组织的党也遵循着利益自我实现的规律,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在实践中就有了产生偏差的可能性。这种矛盾的产生要么是由于党的不成熟而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或者右的错误从而在客观结果上导致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矛盾,要么是由于党的肌体出现问题如个别基层组织或者个别党员干部的腐败,这类行为在主观上就是直接以谋取私利而损害人民利益为目的。二是因为权力的巨大吸引力与腐蚀性,权力产生腐败,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这一点到目前为止不能说引起了执政党的足够的警惕与重视。苏联共产党最终被人民抛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权力的敬畏与监督,缺乏权力制衡,放松了党的自身建设所致。苏联共产党主要是因为腐败,是被自己从内部搞垮的,在苏联亡党已近二十年的今天,我们对于这一点已经应当看得非常清楚了。党代表人民利益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可以实现的过程,党的利益在理论上与人民利益一致,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一定与人民的利益一致。口头上宣布代表人民利益,并不意味着实践中一定代表人民利益。以往代表人民利益,并不意味着现在代表人民利益,更不意味着永远代表人民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加强先进性建设,这实际上为正确处理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区别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人民的利益先于政党而存在,共产党作为组织还没有产生的时候,人民的利益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此时的人民利益更大程度上是理论上存在,或者虽然存在但是不被人民所觉悟和认识,许多还没有成为现实的利益。二是党的利益具有工具性特点即党的利益是党代表人民利益的逻辑中介,人民利益具有终极性特点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政党终究会消亡的,到那个时候,社会已经进入一种理想状态,人民将会自己代表自己的利益,自己实现自己的利益。 在分析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区别时,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在理论上讲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私利,但是党与人民的关系实际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人民的利益本身是由党来界定的,人民的内涵本身也是由党来界定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的范畴是有所区分的。这一点决定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前提,否则就会出现如苏东共产党那样人民的利益被党的既得利益所绑架的情况。只有正确地解决了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矛盾关系,才有可能实现党的利益与党员个人利益之间、党员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矛盾的统一。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