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法治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探析 吕俊华      ★★★ 【字体: 】  
社会主义法治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探析 吕俊华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47:58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 要】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新形势下的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中国传统道德危机,现代伦理制度缺失,法律概念主义和法律泛道德化等。有鉴于此,我们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建立健全现代伦理制度,推进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发展同步。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 道德建设 途径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自从有了人就有了道德。马克思主义指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只能是社会存在特别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特别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法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法律的产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永恒的问题,二者既紧密相连,又有所区别,亦被认为是法理学的一个重大问题。然而,近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社会道德滑坡已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如何阻止道德滑坡,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条件下道德建设已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法治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一)加强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以确立,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法治环境不断改善,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得到加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道德滑坡现象。

    如不加强道德建设,法治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将会丧失,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将遥遥无期。

    (二)加强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面对国际形势新变化、我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的道德面貌更加昂扬向上,兴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新高潮,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加强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日趋多样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如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道德建设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动力。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因素中,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才能步调一致地化解矛盾、消除利益上的冲突,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另一方面,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为社会和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二、社会主义法治条件下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一)中国传统道德危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过渡的时期,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这一特定条件下,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但是,道德状况不容乐观。面对新的情况和新问题,人们开始彻底的反传统,试图建立一个完全崭新的道德体系,以致集体观念淡漠,道德责任感缺失,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横行。对此,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中国传统道德中确有糟粕,但是也不乏积极的思想,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否则,新的道德体系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水之鱼,丧失了发展的根基,中国精神家园的重建亦是无从谈起。

    (二)现代伦理制度缺失

面对现代社会中的道德滑坡,我们该怎样确立主导价值观念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制度伦理入手。制度伦理包含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两层含义。所谓制度伦理化是指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合伦理性、合道德性。制度伦理化是人们从既定制度的本质规定和运作框架中引出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或者把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尺度和标准,对一定制度作道德评判。所谓伦理制度化是指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强调伦理道德规范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制度伦理化的指向是把一定社会的伦理要求制定、完善为制度并在道德生活领域贯彻执行。在社会主义法治条件下,道德滑坡的原因更多的在于伦理制度化建设滞后,因而不能在全社会形成有效的道德约束力。

    (三)法律概念主义和法律泛道德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是,现实中人们通常会片面的对待道德和法律的关系,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一方面,割裂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否认道德在法律中的作用,陷入法律概念主义的泥潭。尽管法律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但是法律中也蕴含着大量道德因素,也都会受到一定社会集体或个人的道德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否认道德和法律的区别,将一切道德规则法律化,陷入泛道德化的泥潭。道德要求有基本层次和较高层次,其中基本层次要求可以上升为法律,而较高层次的要求不能上升为法律。否则,就等于毁了道德。总之,法律概念主义和法律泛道德化皆没有辩证地对待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因而都是错误的,也是我们必须要反对的。

    三、社会主义法治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实现途径(一)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锐意改革、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源远流长,主要包括了重视人伦关系的和谐和“爱人”,重视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重视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崇尚理想和志向,提倡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方面,秉持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对待中国道德传统。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克服片面的思维方式,既不全盘否定,也不完全肯定,更多的是从中汲取合理因素,服务于新的道德体系。另一方面,处理好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传统道德中的美德思想、美德典范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传统道德中的历代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是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积极因素。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积极思想,千百年来形成了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脊梁,我们只能以此为根基来重建中国的精神家园,而偏离此方向的道德建设都是不科学的。

    (二)建立健全现代伦理制度

中国古代是一个伦理制度相当完备的社会,伦理制度在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今之中国缺乏的正是现代伦理制度。倘若伦理原则不能形成制度,就很难得到社会认同,也难以发挥其约束力。道德虽可惩恶扬善,但是,上升为制度规范的道德更具有广泛深刻地社会效力。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弘扬延安精神根本所在 陶秀军

  • 下一篇文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社会主义法治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探析 吕俊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社会主义法治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探析 吕俊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文化传统的“体制锁定”与新农村...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
  • ››21世纪初法国社会党对社会主义理论...
  • ››乡村治道的组织创新;制度变迁理论...
  • ››党的利益、党员利益、人民利益和谐...
  • ››党的利益、党员利益、人民利益关系...
  • ››红歌为什么这样红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
  • ››浅析新时期军队政工干部应具备的综...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现代远...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教学...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教学教...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高中一...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初中政...
  •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教...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教学...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
  •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企业不宜片面强调...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