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创业型企业的成长:基于企业家团队资本的实证研究      ★★★ 【字体: 】  
创业型企业的成长:基于企业家团队资本的实证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5 19:40:12   点击数:[]    

团队资本的综合性指标,即ETC(Entrepreneur Team Capital)指标以客观地检测ETC与创业型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常用的均值分析法来定义企业家团队资本ETC指标。在第一大主元中,9个指标“平均年龄”、“平均在位时间”、“团队持股”、“团队社会关联度”、“年龄异质性”、“专业异质性”、“在位时间异质性”、“股权异质性”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337、0.512、0.254、0.074、0.498、0.655、0.074、0.436、0.565。9个指标的符号均与本文的理论预测相吻合。其中反映决策能力的“教育水平”与反映异质性的“专业异质性”的载荷较小,其余7个指标的载荷均在0.254以上,因此本文认为它们是反映企业家团队资本的重要指标。采取与上述分析类似的方法,本文检验了企业家团队资本ETC指标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表6),ETC指标在所有回归方程中皆为正且统计上非常显著,方程拟合优度与前述回归方程相似,表明其功效是非常稳健的。
    
    (三)组织能力的调解作用检验
    上文已经检验了企业家团队资本的单变量、综合变量对创业型企业成长的影响,但并没有考虑到组织能力的调解作用。现以解释力较强的T期、(T+1)期和(T+2)期的企业成长指数来考察组织能力的调节作用。此时考虑4个模型:ModelⅠ仅加入控制变量对企业成长作回归,随后ModelⅡ、ModelⅢ分别在ModelⅠ的基础上加入企业家团队资本ETC指标和组织能力,最后用ModelⅣ考虑两者的交互作用。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家团队资本和组织能力都显著地促进了创业企业的成长,但组织能力的贡献相对高于企业家团队资本的贡献;(2)组织能力对企业家团队资本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在一个具有很强组织能力的背景下,高质量的企业家团队将更有可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功能。所以企业家团队资本与组织能力在创业型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互补作用。这些充分地表明,即使在创业型企业,仍旧不可忽视组织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
    另外,从所有检验的结果来看,创业企业成长模型“ETC-OC-E-G”中的一些环境变量,如企业体制、行业、地理区域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创业型企业成长产生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产权体制、创业企业所处的经济区域环境等作用非常显著。
                           


    
    
    五、结束语
    有关创业型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产生了诸多不同的观点和流派。本文以企业家团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个基于企业家团队资本成长模型,并通过收集我国IPO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得到了以下兼具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结论:
    第一,本文从理论上探索了一系列重要的企业家团队资本的测量指标,并通过单变量检验发现:(1)企业家团队平均年龄的消极作用非常显著,企业家团队的平均在位时间则与创业企业成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但创业企业家团队持股越多则并没有显著地改进企业的绩效;(2)企业家团队的受教育水平促进了创业型企业的成长,但企业家团队社会关联程度所产生的效应却并不显著;(3)团队成员内部持股量的异质性促进了创业型企业的成长,而在位时间异质性和专业背景异质性只影响到个别业绩指标,企业家团队的年龄异质性则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第二,从企业家团队资本3个维度来看,企业家团队抱负水平和决策能力对创业型企业成长有着重大影响,提高企业家团队的能力和抱负水平是促进创业型企业成长的关键所在。但企业家团队异质程度的作用并不显著,这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即团队成员的差异性理应起到一种互补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目前还不太清楚创业型企业的企业家团队成员之间的组合到底应具有何种特性才有助于创业企业成长。
    第三,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构造了一个反映企业家团队资本的综合指标——ETC指标,它与创业型企业的成长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为利益相关者判断创业型企业的成长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企业家团队资本是否充分发挥出作用还取决于组织能力。
    第四,组织能力是解释企业成长差异性的另一个因素,它在企业家团队资本和创业型企业成长中起关键的调节作用,即组织能力强的企业更有助于企业家团队资本的功能发挥,且这种作用非常稳健。
    最后应指出的是,由于创业团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形式,本文仅仅是一个探索性研究,如何深入地探讨、揭示创业团队的性质及其功能表现,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以持大股的创始人为中心的企业家团队的治理机制与创业型企业成长到底存在什么关系、什么样的企业家团队的组合才有助于创业企业的成长,或者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家团队的有效组合机制到底是什么,等等,都是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责任编辑:尚增健)
    注释
    ①考虑到任期初始阶段的企业家团队成员之间融合度很低、很难高效运作,随着合作时间的推移,成员之间才逐渐地分享新的见解、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并发挥出各自专长,但任期太久则不利于信息获取和新的重要思想的形成,且过于依赖惯例,变得缺乏适应性与创新性(Katz,1982),所以在单变量检验中,本文试图检验团队成员的平均任期与创业企业成长之间是否存在到“U”型关系,于是引入在位时间的平方这一变量。

【参考文献】
     贺小刚、李新春:《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贺小刚、李新春、方海鹰:《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
     李新春、苏琦、董文卓:《公司治理与企业家精神》,《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迈克尔·伯格:《企业家迷信》,新华出版社,1996年。
     欧阳桃花:《中国企业的高起点经营——基于海尔的案例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2期。
     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0年。
     姚先国、谢嗣胜:《职业隔离的经济效应——对我国城市就业人口职业性别歧视的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9] 张玉利、杨俊:《企业家创业行为调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9期。
    [10] Adizes, Ichak, 1988, "Corporate Lifecycles: How and Why Corporations Grow and Di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1] Ardishvili A., Cardozo S., Harmon S. and Vadakath S., 1998, "Towards a Theory of New Venture Growt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8 Babso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onference, Ghent, Belgium, May, pp.21~23.
    [12] Aronson, 1984, The Social Animal, New York:W.H. Freeman and Company.
    [13] Bantel K. A., 1993, "Top Team, Environment and Performance Effects on Strategic Planning Formality", 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Vol.18. pp.436~458.
    [14] Bantel K. A, Jackson S. E., 1989, "Top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s in Banking: Do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op Team Make a Differe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ummer Special Issue, Vol. 10, pp.107~124.
    [15] Barro and Jong-Wha Lee, 2000, "International Data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Updates and Implications", CIDWorking Paper, No.42.
    [16] Berghe, L. V. D., 2001, "The Adoption of New University Technology for Product Innovation: A Core Competence Perspectiv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Management Science, Doctor Paper.
    [17] Bird B., 1988, "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 The Case of Inten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13(3), pp.442~453.
    [1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及启示

  • 下一篇文章:新企业生成过程中的创业行为特殊性与内在规律性探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创业型企业的成长:基于企业家团队资本的实证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创业型企业的成长:基于企业家团队资本的实证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创业型企业的成长:基于企业家团队...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