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贺小刚 沈瑜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一、前言 创业被认为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但实践结果表明,创业型企业的失败率非常之高(迈克尔·伯格,1996)。创业型企业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引起了学者的浓厚研究兴趣,出现了不少的流派和观点,其中一个主要的观点是认为,创立企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延伸(Chandler and Jansen,1992),企业家是企业创建阶段的中心签约人,于是企业家很自然地成了研究的逻辑起点。从企业家角度研究创业企业成长的经典模型有Sandberg和Hofer(1987)所提出的“企业家—战略—行业结构(Entrepreneur-Strategy-Industry Structure,简称为E-S-IS”模型,该模型认为创业企业的绩效主要是由企业家、战略和行业结构所决定的;Chrisman、Bauerschmidt和Hofer(1998)则在“E-S-IS”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企业家—行业结构—业务战略—资源—组织系统(Entrepreneur-Industry Structure-Business Strategy-Resource-Organization System,简称为E-IS-BS-R-OS”模型)。不过大多数的文献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单个创业者(Watson et al., 1995),关注的是单个创业者的特性(McClell and Dowid, 1961),强调的是创业者的认知水平对创业过程的作用(Forbes, 1999)。但大量研究表明,很多企业的创始人是一个创业团队(Katz & Gartner, 1988),尤其是在一些高科技创业企业,并且这种现象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比较普遍了(Obermayer,1980)。在发展中国家,比如在中国,团队创业也非常普遍。张玉利和杨俊(2003)对我国企业家的调查中发现,合伙创业的比率高达60.5%,这表明我国的创业者也是倾向于采取团队创业方式的。企业家团队创业不仅非常普遍,而且这种组织方式对企业的开创及后续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Cooper & Bruno, 1997),由创业团队所创建的新创企业的平均成功率要高于个人创建的企业(Lechler, 2001)。Casson(2000)指出,有时企业所创造的价值是源于一个团队而不是单个个体,此时团队就是企业家,团队整体应成为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对象,因为如果没有团队所有人的协同努力,则项目不可能完成。承认这样的创业团队的存在对于完善创业型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团队创业的普遍性以及团队企业家精神在创新成长过程的重要性,使得一些学者开始将以个体企业家为研究对象转向以团队企业家作为研究对象。如Timmons(1999)将创业团队作为影响创业型企业成长的3个关键性要素之一(另外两个因素分别是机会把握和资源获取)。近年来基于团队的企业家精神来探讨创业企业的成长路径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Cooney, 2005),涉及到的主题包括:管理团队结构的合理性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创业经验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创业者特征、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创业者社会网络的多样性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等等。不过有关企业家团队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这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比如传记性特点与行为之间的简单推测,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许多学者对企业家团队特质的理解还存在差异。企业家团队毕竟不能等同于单个企业家,因为这时企业不再由拥有所有控制权的单个人所领导,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变得尤为重要。Glick、Miller和Huber(1993)、Hambrick(1994)等指出,创业团队的质量和构成是一个组织绩效好坏的重要决定因素,这种质量其实就是Penrose(1959)所说的“企业家的服务质量”,它能给企业带来租金,本文将其称为“企业家团队资本(Entrepreneur Team Capital, ETC)”。有关企业家团队服务质量或团队资本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企业家团队资本的测量问题、企业家团队资本与新创企业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是奠定、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团队资本理论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拟从理论上探讨创业型企业的企业家团队资本的特性及其测量体系,并基于中国的IPO公司的数据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以期建立一个基于企业家团队资本的创业型企业成长模型。 二、理论框架 (一)企业家团队资本的本质特性 企业家团队是一种自组织形式,是以社会关系为纽带而自发形成的群体,其组织成员的构成是一个相互接纳的过程,每个人都自愿加入其中。构成企业家团队的基本要素有3个:一是共同的目标;二是合作的意愿;三是信息的交流。Kamm等(1993)指出,许多创业企业家在谈到谁会是好的创业伙伴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就像婚姻和化学作用——人们通常会被那些有着相似信念及兴趣、拥有特别能力、令人推崇的特质、令人喜欢的人所吸引(Aronson, 1984)。并且企业家团队不同于一般的团队,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它能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战略选择、执行和组织运作。特别是对于一个创业型企业而言,环境是充满变数的,创建新企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企业家团队必须具有一种综合经营能力,即通过对不确定环境的敏锐观察,挖掘具有市场价值的机会,获取资源,并构建组织能力以利用环境中的机会。根据Lee和Tsang(2001)、Penrose(1959)的研究,企业家团队要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将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与企业家动机、个性相关的因素;与企业家团队成员背景相关的因素;与交流和决策能力有关的因素。这几个因素主要是反映了创业团队的抱负水平,以及他们的决策能力。 本文将企业家团队的功能发挥过程、服务的质量(Penrose,1959)界定为企业家团队资本。企业家团队资本是团队企业家精神的资本化,它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家团队资本是一种关系资本,这种关系的参与者没有任何一方对其拥有绝对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它天然地属于团队本身。如果企业家团队成员出现更替,尤其是突变,则将对新创企业产生巨大影响,不仅会由于管理性资源的交替而产生所谓彭罗斯效应(Penrose, 1959),并且很可能由于企业家认知的变化造成企业组织的功能性紊乱。(2)企业家团队资本具有不可转让的特性,难以进入市场交易,即使在企业购并的情况下,这类资本也很难测算并转移,因为它有可能在被购并后损失殆尽。(3)企业家团队资本类似于组织中的惯例,具有历史累积性,它是各个团队成员专有性人力资本(包括知识、经验、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因此它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必须经历较长时间的积累,一旦企业家团队资本已经形成,则它就不易被模仿,可享有长时期的独占收益。 要深入理解企业家团队资本的性质还必须解决一个测量问题,如何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行量化,使相关概念和机制更具可操作性,最终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工作。因此,本文认为优化企业家团队资本的评测体系将是完善创业企业成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目前有关企业家团队资本的测量还没有完整的研究范式和检验标准,但总体而言,一方面必须考虑到团队中各个成员的“可加性”,即将各个成员的能力、素质“叠加”后,其整体素质是比较满意的;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到团队中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保就整体而言,其服务质量水平是较高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基于现有研究文献,本文认为企业家团队资本测量维度主要包含了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企业家团队的抱负水平。企业家抱负是一种对开创新事业的承诺程度,实践创业构想的企图心(Mitchell et al., 2000)。Katz和Gartner(1988)在他们的模型中把强动机性当作创业企业家的重要特征;Greenberger和Sexton(1988)将企业家的愿景视为新创企业精神的引导因素;Learned(1992)也指出在创新过程中,动机性和倾向性是衡量创业的关键变量。这些研究都一致地认同了企业家抱负是企业家团队的重要特征表现,具体包括3个方面的内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