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商业的性质与历史      ★★★ 【字体: 】  
商业的性质与历史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53:55   点击数:[]    

货志》)。
③《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④  《汉书》卷八七《扬雄传》:“遂猎乎王廷,……分梨单于,磔裂蜀国……蹂尸舆厮.系累老弱,兖铤瘢耆,金镞淫夷者数十万人,皆稽颡树颔,扶服蛾伏,二十余年矣,尚不敢惕息”。
 
后很快恢复,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元帝时,贡禹说:“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农民终身勤劳,生活很苦,故“贫民虽赐之田,犹贱卖以为贾”。商业的发达,引起货币数量的迅速增加。“铸钱采铜,一岁一万人不耕。民坐盗铸陷刑者多。富人臧钱满室犹无厌足。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①从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一一八年)至平帝元始中(公元一一八年),仅三官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宣帝时谷石五钱计算,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况且私铸之钱数尚未计算在内。从“民坐盗铸陷刑者多”来看,私铸数目应是相当可观的。因此,贡禹建议废珠玉金银铸币为币,而以布帛与谷代之。这种建议,恰是货币经济高度(对古代来说)发展,对现实社会生活秩序发生巨大破坏作用的消极反响。但这个建议是不能付诸实行的。
武帝以后的商业,不仅有数量上的发展,而且有性质上的某些变化。这表现在商业内容和商人的变化上。由于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已不是私人商业中的重要商品了;官营商业大大扩展,在商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旧的盐铁商人逐渐衰落下去,代替他们的是适应新情况的大贩运商人。这批商人,大多数是兴起于元帝、成帝、哀帝之间。在四川,“程、卓既衰,至成、哀间,成都罗裒,赀至巨万”。在齐地,“刁间既衰,至成、哀间,临淄姓伟,訾五千万”。在河南,“师史既衰,至成、哀、王莽时,雒阳张长叔、薛子仲,訾亦十千万”。在关中,“前富者既衰,自元、成讫王莽,京师富人:杜陵樊嘉;茂陵挚网;平陵如氏、苴氏;长安:丹一一王君房,豉一一樊少翁、王孙大卿,为天下高訾。樊嘉五千万,其余皆巨万矣”。
--------------------------
①  《汉书》卷二四《食貨志》。
 
班固接着强调指出:“此其章章尤著者也。其余郡国富民,兼业颛利,以货赂自行,取重于乡里者,不可胜数”。①可见在元、成、哀之间,各地旧时代的大商人普遍衰落下去了,新的大商人暴发起来。这是商人活动范围变化的结果。
    成、哀之间,与商业资本进一步活跃相伴随的,是土地兼并和小农破产所引起的社会危机的激化。这时社会危机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商业、高利贷发展所引起土地财富的集中和自耕农民的破产变成奴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所以,师丹、何武等人“救急”建议的中心内容,是限制贵族和富有者占有土地及奴隶的数量。他们的救急方案失败后,社会危机进入爆发的边缘.王莽乘机而起,企图用制造历史的手段来挽救这种危机,并使自己夺得政权。他的改革方案中主要的内容是:禁止土地及奴婢的买卖,打击与限制商业高利贷的活动。这些改革的内容是社会危机内容的反映,但只是消极的反映(禁止或限制)。它违反社会发展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趋势,引起社会秩序大混乱。王莽改制的结果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抵罪者,自公卿大夫至庶人,不可称数”。“每壹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愁苦死者什六七”。最后是“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起为盗贼”。②奴隶农民大起义与继之而起的军阀间的大混战,使社会生产、交通秩序和城市都受到巨大的破坏。商业几乎陷于停顿。很少的一些交换倒退到使用实物货币。③这使奴隶制商业发展受到第二次严重的打击。
----------------------
①《汉书》卷九一《货殖传》。
②《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③《后汉书》卷一《光武纪》:“王莽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是岁(建武十六年),始行五铢钱”。
 
总之,在西汉,特别是在武帝至元成之间,商业资本的发展,使奴隶制在自耕小农破产和生产力的发展的基础上走上历史的顶点。在此期间,商业资本起着促进债务奴隶制发展到顶峰的作用。恩格斯指出:“如果要使奴隶劳动成为整个社会的支配生产方式,那么还需要……有高度发展的美术工业和手工业以及广大的商业”。①但是,在两汉,由于公社残余严重存在,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经济占统治地位,中央集权国家的官营工商业及抑商政策的实行,限制了商业活动的范围,使商业和商品货币关系不能充分发展。这是两汉奴隶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东汉初年(公元25~75年)
    东汉初年,由于大批奴隶参加起义,大批奴隶被杀戮,大批奴隶被解放。②国内的混乱和边地民族的强大,使外族奴隶的来源减少。破产农民以起义的行动来反对把他们变为奴隶,教训了剥削者和统治者。因此,东汉初年不仅是“户口耗少”,而且特别是奴隶减少。大奴隶庄园的恢复遇到困难。破产农民日益多地转变为隶农或客民。奴隶制度开始趋向衰落,隶农制度得到发展。刘秀是起自民间的贵族,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奴隶和农民反抗力量之伟大,许下一系列解放奴隶、度田均赋役之类的诺言。在由光武至章帝之间(公元25~75年),由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统治阶级奢侈欲望的增长,特别是边境的扩大,国外贸易比西汉时更加发达,使国内商业迅速恢复。光武时,桓谭说:“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人。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乃多通侈靡,以淫耳目”。③
---------------------
①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65页。
②  光武帝先后在各地颁发过十多次解放奴婢的诏令。
③ 《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
 
  (五)章帝和帝时期(76~105年)的转折
 
  章帝和帝之时,是东汉商业发展时期,出现大商人如杜硕,“以货殖闻”。①至和帝安帝之世,王符仍说:“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②但是,这时商业的繁荣和大商人的势力,若与西汉相比较,则较为逊色了。
    章帝和帝以后,货币经济显著地衰落。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商品流通的减少,对货币的需求减少。大量黄金自发地离开流通而被贮藏起来。制钱流通量则显得过多,形成物贵钱贱。
其次,国家的赋税收入由征取货币改为征取实物。章帝时,“尚书张林上言:‘谷所以贵,由钱贱故也。可尽封钱,一取布帛为租,以通天下之用’。”③这个决定虽因朱晖等人的反对而“事遂寝”。但这种建议的提出和被皇帝接受,却反映实物经济和民间纺织业的发展,并且事实上田租征取货币的日少,征收谷物日多,而且在有的地区开始征调布帛。《后汉纪》质帝本初元年(146。该年桓帝即位)九月朱穆奏记:“河内一郡尝调缣素绮縠才八万余匹,今乃十五万余匹,官无现钱,皆出于民”。可见桓帝前河内已行实物调发。献帝建安五年(200),曹操在兖豫二州“急录户调”,“收其绵绢”,④再过四年,又下令“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⑤户调开始法制化。这种户调,实际上是原有的口赋和算赋的合并。所不同的是,汉时因货币经济发达而征收货币,汉以后因实物经济占统治地位改征实物。布帛实物按人征收,则将使布帛割裂得非常零碎,不适于用,故征收对象(单位)由人改为户。
-------------------
①《后汉书》卷八0《杜笃传》:“子硕豪侠,以货殖闻”。
②《潜夫论》卷三《浮侈第一二》。
③《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
④《三国志·魏书》卷二三《赵俨传》。
⑤  《三国志·魏书》卷一《武帝纪》引“魏书”。
 
    最后,东汉末年社会危机的内容,主要问题已不是商业高利贷资本的猖狂,而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衰退,首先是农业生产的衰退。刘陶说:“盖以为当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市与城市的特点

  • 下一篇文章:两汉的商品生产和商业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商业的性质与历史”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商业的性质与历史”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商业的性质与历史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