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论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与城乡对立等有关问题      ★★★ 【字体: 】  
论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与城乡对立等有关问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49:47   点击数:[]    

庚,露积谷也。”这样的露积,在后来的少数民族中还是存在的。如《魏书•东夷传》称乌洛侯“慢藏野积而无寇盗。”解放前的南方少数民族中,如苗、如傣,露积也是堆在干栏(居屋)之外的。附图{图}从附图{图}在口下,正像露积邑外之形。图复从□,□正象的边界形。《周礼》注:“其界曰都,鄙所居也”;正与图鄙二字形义密合。图为原始象形兼会意的字,都乃后起的形声字。都从邑者声,凡从者声的字,皆有聚集、会合、众多之义。故人之所聚为都有,水之所聚为(又通作诸、作都,如孟诸又作孟都),财之所聚为储,数之所聚为诸,土之所聚为渚、为堵,为陼,费财过多为奢,而籀文奢又从多作奓。因此,在边境上出现的人民自由聚居的都市,就称之为都。《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载骊姬使人教晋献公筑蒲屈两城云:“狄之广莫(空旷),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国语•晋语》同)蒲、屈原为晋狄边境上自由都市,晋强狄弱,晋人筑此两城,狄不敢争,因此蒲、屈遂成为晋国边境上的都市。韦昭注:“下邑曰都”,封建时代邑为天子诸侯所作,都乃边境上人民自由聚居的都市,其规模地位皆在邑下,故称下邑。春秋时代都的意义,就应指这样的下邑而言。

春秋战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变动最急剧的时代。当时诸侯邦国中和国境上两种新兴的工商业都市冲破了过去孤立的、静止的自然经济,从而形成了新的城乡之间的分裂对立。同时步兵兴起,代替过去的兵车,各国间兵源扩大,成为当时军事上最迫切的需要,过去不服兵役的野人现在也要与国人同样从军,因此,就使旧日国野差别,根本上归于消失,当此之时,新的城乡分裂日趋对立,与旧的国野差别归于消失,相反相成,对于当时新兴的工商业都市经济,更有促进的作用。于是原为下邑的部,就超居邑上而成为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都会。到了战国末期,君主等级制向君主专制制过渡的前夕,在全国各地就形成了“千丈之城万家之邑”到外相望的局面。《盐铁论•通有篇》云:“燕之涿蓟(今北京),赵之邯郸,魏之温、轵(河南温县济源县),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丘(河南淮阳县),郑之阳翟(河南禹县),三川之两周(西周洛都,东周巩县),皆为天下名都。”这些名都就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在统一过程中实施郡县制的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郡县制就是无从实现的。

上一页  [3] [4] [5] [6] [7] [8]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什么是自然经济?

  • 下一篇文章:也谈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与城乡对立等有关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与城乡对立等有关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论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与城乡对立...
  • ››论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传统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