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持此论的学者认为江南平原不能实行稻麦复种的论据之一,是他们认定陈旉《农书》中与麦类复种的是早稻--占城稻,而占城稻是耐旱的品种,不能在低田地带种植。(见《中国农史》1998年第2期大泽正昭文)如前所述,宋代与麦类复种的稻主要是晚稻,而非早稻;即使陈旉《农书》中与麦类复种的是占城稻,为什么别的地方也一定是占城稻、而不能是其他稻种呢?谁给了陈旉《农书》这种垄断地位呢?如果一方面主观上视陈旉《农书》为宋代农业技术的最高代表,另一方面又多方压低陈旉《农书》所载技术的先进性,难怪见到的只是一片低迷景象了。 [39] 郏亶:《吴门水利书》,载明·归有光《三吴水利录》卷1。 [40] 《永乐大典》卷900"诗"字引顾世名《梅山集·题吴闲僧白云注范石湖田园杂兴诗》云:"一卷田园杂兴诗,世人传颂已多时,其中字字有来历,不是笺来不得知。" [41]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130《范文穆吴中田园杂兴一卷》。 [42] 周汝昌:《范成大诗选》第24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43] 宋代诗词中述及"菜花"或"油菜"者不少。如郑熏初《乌夜啼·题月海星天观,即宋武所居故地》:"无限青青麦里、菜花黄。"可见当时的"春稼"中是包含了菜花的。 [44] 参阅曾雄生:《农具的选择:也稻谷脱粒农具为例》,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站,2002年3月下旬上网。 [45] 陆游《剑南诗稿》卷18《明州》诗云:"丰年满路吴歌声,蚕麦俱收谷价平。"这里所描述的情况与范诗相似。 [46]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2"绍兴二十九年六月丁未"。 [47] 《宋代太湖平原农业生产问题的再检讨》,《台大文史哲学报》第54期第21页。 [48] 据鲍廉《琴川志》卷6,苏州常熟县有水田2 919 842亩,旱地208 038亩,水田在总田亩中占92%。苏州其他各邑应该相似。转见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第111页,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上一页 [2] [3] [4] [5] [6] [7]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