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质量因天旱缺雨,生长很短。“在八月份虽下一场透雨,亦因过迟,只能使一些小草发芽,而得不到生长和保持它的寿命,因之经走过的牧场,均是经滩一片(红色土壤裸露),有一些稀零的小草,亦难满足牲畜的供应”。在这种压力下,因打草发生纠纷了。“虽经旗府再三布置经统一进行,但农民们不断有偷割事件发生,当时发现制止,即有的地点已经割完。亦有的地区放水浇地时淹掉牧场,蒙民群众甚为不满。公庙子行政村大树营子自然村老乡多人将村附近的马连草连夜割掉”。这些村附近的马连草是蒙古人牧场的草;有的农民到第一努图克挖甜草,蒙民发现后制止,最后竟然引起武力举动,只是“正要打时,后被查汉、琪琪格等二妇女将铁锹夺下,双方漫骂一顿”;还有的农民浇地将水淹了田边的牧场,“蒙民群众甚为不满”。[28][iv]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这些蒙古民称当地的农民为老乡,说明彼此是熟识的,但草场已经没有一点“公有地”性质。像水淹了地这样的小事都会引起反应,可见农田、牧场界限之争的激烈程度。 有一些纷争是牧场农田的界限没有统一规划好引起的,并没有蒙汉斗争,农田可能是蒙古人自己的农田。在乌拉特前旗第一努图克查汗不良行政村。牧民普遍反应草场不够,当时此村的牧场并无明显的界限,牲畜明显已经超载,剩下的草地大部分有许多大小顽石,产草也是非常之低,大概12.4亩才能养1头羊。这种状况草原工作站的人员认为有的本来就有,还有一些是因为开垦成耕地后土壤变劣引起的。植被破坏后引起风蚀,土壤吹走,砂石裸露。土壤砂砾化以后,存不住水分,太阳一照,地面干燥发热,影响牧草生长。好一点的土地,已开垦为耕地,这批耕地主要在公路两旁。既使是耕地边上的质量较好的草地,产量也不高。牧民怕伤了农作物,未去放牧。牧民对牧场中所夹杂的农耕地意见很大,认为妨碍了游牧,要求调整牧场。由于这个村也有一部分耕地,要与其它地方进行交换、调整。根据这个旗草原工作站为他们所划定的牧场划界,他们需要与乌拉特前旗第三区、包头第五区合作才能最终确立。[29][v] 划定界限以后,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由于人口压力和汉人农业文化的特点,农牧纠纷复又暴发。按当时的政策,农牧交错带上禁止开荒,在已开垦的农田中,1949年以后开垦的明令封闭。大片草场中的小片农田应实行封闭,如果是汉人的农田,则同时动员汉民迁移。其它农田、牧场相交错的地区则以固定农田面积以限制农田的扩张。众所周知,当时的农业是休耕农业,休耕期内的杂草可以放牧,固定面积本身就有一定的弹性,并非以成不变。漫撒籽地是蒙古人的种地方式,他们在夏营地期间随意选择的耕种地,不锄不管,耕种完了离开,秋天收获后又离开,种完之后土地肥力下降就弃荒很长时间,任草原植被恢复,这样的农业实际上不破坏草地。农民的大垄地则是相对固定的农田,或年年耕种,或休耕轮种,长期改变草原植被。政府在限制开荒时,主要对这种大垄地进行限制,但许多地方不但不限制,并且他们在蒙古人之后用种大垄地的方法去种种植蒙古人暂时放弃的漫撒籽地。农民因界限未划定,开荒地不太需要施肥,故尽量开荒,对原来的旱地“不好好经营”。但界限工作首先是对这种大垄地进行限制。划定范围,要求在划定农牧范围的同时,不但要固定农田面积,“对种轮歇地的农民,而又不宜迁移的,应划定轮歇范围,不使妨碍牧业生产亦不使农民生活困难。对于牧区的“漫撒籽”庄稼,在目前牧业生产还不发展,牧民生活还有困难的情况下,还可暂予保留,但应逐步缩小,并动员牧民改种苜宿等牧草”。但许多干部仍然纵容农民扩张,“有些干部(包括一部分民族干部在内)比较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疾苦,却不甚了解牧业生产和牧民的疾苦”。“一部分地区中已划定牧场,但开垦牧场仍较普遍”。不但农田不许扩张,植树也不能到牧场的范围。“有的地区盲目植树造林,也与牧业生产发生矛盾”。乌拉特前旗乌拉山口的植树就引起了纠纷,因为植树改变地面草原植被,牧民无草可牧,最后,乌拉山口的植树计划与蓿亥滩的封滩计划告停,因政府要给予牧民放牧方便。至于一般的农牧纠纷一般是召开大会予以解决。[27](P142-146) 除了界限控制农田扩张以外,政府也在管理上有一定的方法。后期的政府往往不要等第二年发生了纠纷才进行管理,因为庄稼种下后,既成事实,很难毁坏青苗。所以,他们采取控制秋耕的办法。1953年的乌盟政府要求各地对已经封闭的农田禁止“秋翻”。头一年就对以前的农田实行监控。因农田只要在前一年制止了秋耕,一定程度上也就制止了第二年的耕种。鉴于以前各地政府对保护牧场未引起重视,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采取坚决彻底的态度,对一九五二年已闭的地应一律禁止秋翻”。[30][vi] 这是旗县内的界限控制。旗、县之间或旗与旗之间的界限之争,便涉及到上级权力。一般需要盟政府进行协调。农业区牲畜到牧区去放牧,实际上也是一个越界问题,盟政府要求农业区牲畜离开,确有困难的外地牲畜要通过盟甚至省一级的政府批准才行。因历史放牧习惯而形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