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生态政治:1953年的乌拉特前旗及其周边地区      ★★★ 【字体: 】  
生态政治:1953年的乌拉特前旗及其周边地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8:38   点击数:[]    

有二点:一,当时的人为了引起上级的重视,有可能夸大草原的危机。二,与现在相比,当时的人还不知道生态破坏可以严重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尽管已经是破坏了,但与现在相比,现在的许多人还在赞美20世纪50年代的草原生态。乌拉特前旗和中后旗草原已经到了沙化程度。2004年1月28日新华网上发布新华网记者访问乌拉特中旗时,此旗的一位副旗长谈到20世纪50-50年代的乌拉特草原是“水草丰美,牛羊在草原上根本看不到,野生动物成群结对。那时草原上的优质牧草有160种之多,如今退化得只剩下50多种了。那时100亩草场可养10只羊,现在退化得养不了3只羊了”。




[i] 绥远省人民政府农林厅畜牧局.为函转乌拉特前旗唐长命代表来信反映该给解决牧场问题由,1953年9月7日[Z].乌兰察布盟档案馆,32-2-121.
[ii] 宁夏省人民政府:为函我省阿旗在你省乌旗放牧由,1953年9月1日[Z].乌兰察布盟档案馆,32-2-121.
[iii] 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关于打拉亥行政村彦窑子自然村群众与乌盟运输站放驼之纠纷事件经过情形的报告,1953年9月18日[Z].乌兰察布盟档案馆,32-2-121.
[iv] 绥远省人民政府农林厅畜牧局:为函知与陕坝专署协同前往乌拉特前旗解决牧场纠纷由,1953年7月22日[Z].乌兰察布盟档案馆,32-2-121.
[v] 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通知你努将五原县协商解决烧柴问题由(对第二努图克发出的通知),1953年11月30日[Z].乌兰察布盟档案馆,32-2-121.
[vi] 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指示):大力宣传绝对禁止挖根子并将偷挖根子的人进入调查登记由[Z].乌兰察布盟档案馆,32-2-121.
[vii] 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政府:关由乌拉特前旗唐长命代表反映要求解决牧场问题由,1953年9月28日[Z].乌兰察布盟档案馆,32-2-121.
[viii] 绥远省米仓县人民政府.为覆代表唐长命反映我县牧场问题由,1953年10月18日[Z].乌兰察布盟档案馆,32-2-121.
[ix] 乌兰察布盟石拐沟矿区人民政府.关于矿区与萨县九区厂沁及石人塔二村的牧场纠纷问题调查报告,1953年5月[Z].乌兰察布盟档案馆,32-2-121. 三.界限:内与外
乌前旗遭到农区的牲畜压力,但他们却将这种压力向中后旗转移,前旗是半农半牧,中后旗在当时仍是牧区,这种压力的转移引起前旗与中后旗的界限之争。乌拉特三旗民国时期称三公旗,20世纪30年代三旗已经分开,但游牧界限却未分出,而是沿用习惯。中共掌权以后,传统的习惯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到1953年,纠纷在压力下终于暴发出来。但当时前旗和中后旗领导也都不敢轻易定界限。乌前旗和其它农业区县在边界村庄往往也有农牧争端。这是外界的争端,更重要的还有内界争端,内界是旗内的农田与草原的边界问题。
对于界限问题,学者们长期以来对之感兴趣,无论如何,这牵涉到1949年以后大的制度与政治环境的变化。清代有旗界的规定,这是清王朝控制蒙古方法。清末民国时期,汉民北移,草地被垦,土地权利受到了重视,东部察盟为了土地利益,旗下的弦甚至也出现了界限。乌前旗没有这种现象,但1949年以后则不同,旗作为一种“块块”成为计划经济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单位,在加强控制的时代一定要确立下来。各苏木甚至各自然村的界限也要逐步形成,这是草原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但在农牧交错地区,一个村内的牧场和农田的界限却是因着为解决农牧纠纷而起。实际上,农田牧场划界,是对早期自由放牧政策的一种修正,因一开始的自由放牧政策只是对过去王公霸占草原的一种对抗,随着政权的建立,各种纠纷的发生,界限又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整合。
划界工作自从1950年前后已在农牧交错带上进行。 “对农牧界线分明者,就现状划定”。 “对农牧交错农牧都适宜者,则固定农田牧场面积”,[25](P99)[i]当时,由于绥远的农牧纠纷较多,故这一地区的农田、牧场划界工作进行得最为明显,用了1年多时间,绥远省半农半牧区清理出牧场8万多顷,占全省的农田牧场的总面积的1/7左右。工作的形式仍是群众运动,群众运动必有口号,当时的口号是“耕地集中,腾出牧场,蒙汉同意,农牧两利”。调整划分牧场后,以行政村为单位,由蒙汉农牧民共同组织保护牧场委员会,共同管理牧场,协调农牧业生产。此举被认为是增强了民族团结的举措。[26](P60)[ii]但以后的形势发展表明,“划定了牧场后,曾解决了若干问题,但由于部分地区的干部对于解决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不足,忽视做经常的工作,近年来纠纷又在部分地区发生。这些纠纷集中在开荒问题上。有的农民把划定的牧场界标搬开进行开荒,将牧民种过的漫撒籽地改为大垄地,牧民移到夏营地后侵占牧民冬营地”。[27](P142-146)[iii]这些问题可能是在集体化以后才彻底解决,因为集体化以后不存在这个问题。
1954年中共内蒙古分局重申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很大程度上是由1953年绥远省特别是乌拉特一带的农牧纠纷引起的。首先,旗内的农牧界限实际上就是蒙汉民族之争,这在1953年相当严重。根据档案,在前旗第一奴图克的三个嘎查内,纠纷因农场的界限不清而引起的纷争,具体说是汉人争打牧草引起纠纷,也就是汉人无视界限。当年的蒙古人牧场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与社会生态

  • 下一篇文章:我国农垦体制改革回顾与辨析——以黑龙江、海南两省为例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生态政治:1953年的乌拉特前旗及其周边地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生态政治:1953年的乌拉特前旗及其周边地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生态政治:1953年的乌拉特前旗及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