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水利工程
   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      ★★★ 【字体: 】  
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46:22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根据我国水土流失规律、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第三步发展战略要求,阐述今后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优化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除害兴利,减免干旱、洪涝、风沙等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实施生态移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保护、治理、预防三兼顾,推动水土保持全面深入发展;进行分区治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关键词:水土保持 发展战略 思考 

 
  流失的宝贵经验,对指导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水土流失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今后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构想。
1 实施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战略,优化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口多、山区多、自然灾害多;耕地少、森林少、水资源少“三多三少”特有国情。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8亿农民,对水土草木矿产能源等资源消耗掠夺多,伴随对生态环境破坏性大。我国国土面积960万km 2,平原很少,山地、高原、丘陵、沙漠、戈壁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不少地方为不毛之地,是水土流失易发区,加上气候严寒干旱,治理难度很大。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干旱、洪涝、水土流失、台风、沙尘暴、风雪暴、霜冻、蝗虫、地震、森林火灾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国土农垦系数小,仅有1亿hm2耕地,人均只有0.09 hm2,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9,印度的1/2,且耕地的中坡地多、沙地多、盐碱地多、低洼易涝地多,质量差,全国水地灌溉面积仅0.5亿hm 2,占耕地39.8%,不少地方靠天吃饭,农业产量低而不稳。从古到今,吃饭成为中国第一大问题。要保障一个国家风调雨顺和环境良好,森林面积要占到国土面积的30%以上,而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比世界的27%还低10多个百分点,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为世界的第5位和第7位,人均占有量分别为世界人均的21.3%和1/8。也就是说,用占世界不足5%的森林资源来满足世界22%人口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森林资源难以满足要求,每年要进口大量木材和纸浆。有限的森林及其在减少,使水源失去了涵养,加剧了水土流失。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 220 m 3,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88位。且分布不均,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水资源仅占19.5%,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25 mm[1]。再加降雨分布不均,工农业、城乡用水矛盾突出,污染严重。全国有半数城镇水资源紧缺,40多个大中城市被列为水荒城市,干旱、水荒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重危机。
  由于“三多三少”的现状,导致了长期以来毁林毁草、开荒扩种、广种薄收、单一粮食生产的陋习根深蒂固,造成了农林牧用地比例的失调,大农业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土地沙化、农业低产、农民贫困的困惑局面。大量已有的坚持长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典型事例反复证明:坡地实现梯田化,变“三跑田”为“三保田”;沟道通过坝地建设,滞洪拦泥变良田,沙漠通过引水拉沙、机械平整变荒漠为良田绿洲;山原地区通过兴修水利,发展集雨灌溉,实现旱地水利化,提高了耕地质量和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为少种高产,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退耕还林奠定了基础。稳定的退耕和大面积绿化五荒地,为林草建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促进了果、畜、经济作物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业向集约化经营、科学种田的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使农村劳力逐步转移到城镇,农民变为工人,将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2 实施除害兴利战略,减免干旱、洪涝、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
  世界各国公认,21世纪是环境的世纪,谁在这方面占据了主动权,谁就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西部、三北及广大山区,通过造林种草、兴修梯田、治沟打坝、改造沙漠等水保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土地质量,增产粮食,发展畜牧,而且可以有效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库坝淤积,延长使用寿命,可减免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例如广西玉林地区和四川盆地的区位、地形、面积基本相仿,在1981年7月特大洪水中,虽然四川盆地比玉林地区降雨强度小50%,但淹没农作物、倒塌房屋、经济损失分别是玉林的2.9、9.6、6.1倍,关键是四川盆地森林覆盖率只有3%~5%,而玉林地区却达25%[2]。充分说明治理程度高低对防洪抗灾的重要作用。又以西部地区为例,到2001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km2,年均减少土壤侵蚀10亿t ,增加蓄水能力130亿m3。黄河治理取得了50年安澜的伟大成就,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由1949—1979年的16亿t减少到1980—1996年的8.13亿t,其中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3亿t。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分布的10万多座淤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 下一篇文章: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实施阶段投资控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布置方案的影响因...
  • ››浅论官溪水电站机组转速下降不到停...
  • ››浅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
  • ››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成灾与治...
  •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 ››舟曲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 ››城市园林绿地雨水利用的方法探析
  • ››浅析舟曲县干旱与水资源利用问题
  • ››浅议水利工程投标报价评分的类型及...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管...
  • ››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