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水利工程
   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      ★★★ 【字体: 】  
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46:22   点击数:[]    

宝珠寺等,形成了数量巨大的库区移民。
  面对这些生态难民和水库移民,以及其他工程移民(如修路、开发矿山等),应结合水土保持工作,统一规划,通过各种渠道筹资的办法,在条件较优越的地方移民建镇,兴修基本农田,建设“三园”(果、茶、林)、打井、建房、通电,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移民安居乐业,并通过技能培训,实行城镇就业,变农民为工人和居民。移民后的山区建立生态无人区,实施封禁措施,依靠天然更新和飞播造林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陕西省生态移民人数达70万,其中陕北从山区移民有60万人。靖边县1998—2000年,扶贫、民政、水保等共集资6 030万元,造林固沙,拉沙造田,平地改土,兴修水利,为每户兴修0.67 hm2或每人0.13 hm2水地,使每户拥有0.03 hm2宅基地、0.03 hm2菜地,将白于山区1 860个贫困户的9 308人搬迁到风沙滩地区安家落户,已全部实现脱贫。促使该山区近0.7万hm2坡耕地实现了退耕还林还草。三门峡库区为10万移民打井2 531眼,发展水浇地0.7万 hm2,人均0.07 hm2。朝邑在内滩改造低洼渍碱地0.4万hm2,变为高产田,修建生产道路700 km,植树500万株,已形成359条672 km的方田林网格局。并栽植以红枣为主的经果林(人均0.03~0.07 hm2),养牛2万头,在46万移民中有5.6万人收入超过当地生活水平。使10万移民人均收入超过1 000元。总之,实施生态移民战略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不仅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而且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5 实施保护、治理、预防三兼顾战略,推动水土保持全面深入发展
  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顽症,是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所造成的恶果。50多年来,我国水土保持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存在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整体好转,局部恶化的现象。因此,实施保护、治理、预防三兼顾战略,就成为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关键。
  已有的水土草木资源是长期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宝贵财富,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前的治理成果,具有破坏容易建设恢复难的特点,所以要把预防和保护放到水保工作首要位置。一是要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天然林禁伐令,林业工人实行转轨,由砍林变为造林、护林,使原有森林资源不再减少。贯彻《森林法》、《草原法》、《水保法》等法规,对林草植被实行封禁,推广舍饲养畜,防止破坏。二是落实朱基总理“16字”方针,采取以修(基本农田)、以移(移民)、以调(产业结构)、以封(封禁)、以替(以天然气、煤炭、沼气、太阳能等代替采樵烧薪)等促进退耕,保护并加速植被恢复。三是建立森林、特种林(如红树林、水杉林等)、草原、湿地、水源地、珍稀动物等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景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资源的永续开发利用。
  在保护的同时,加强对坡耕地、沙漠、滩涂和五荒地的治理,实现农田水利化、方田林网化,坡地梯田化、沟道川台化、荒山荒坡绿化,大地园林化,提高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特别是要加速多沙、粗沙区、沙尘暴策源地、水库上游,以及砒砂岩、滑塌、崩塌、泥石流重点、难点的治理力度,确保城镇安全。
  治理是根本,保护是前提,预防是关键。必须强化预防监督,建立生产建设与水土保持“三同时”等相关制度,规范生产建设行为,防止经济大发展,生态大破坏,贻害后代的悲剧发生。
6 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增强水土流失治理的针对性
  在水土流失防治上必须根据各地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的进行防治,才能取得多快好省的治理效果。对三江源区、内蒙古草原区、重要的水源地库区、已竣工的重点防治区,以及有潜在侵蚀危险的森林区,实施全面封禁,进行重点预防保护,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对能源富集、矿产开发集中区、生态极度脆弱的晋陕内蒙古接壤区,煤、油、气田建设区及西北大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区域(如入藏铁路等)实施重点监督,妥善处理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渣弃石,实施矿区复垦造田,对城市开发建设和公路、铁路、机场、供水、排水等造成的植被破坏形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对黄河、长江上中游、珠江上游南北盘江、京津周边和毛乌素沙源区、黑河、塔里木河、丹江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及三线南水北调水源区采取综合措施实施重点治理[[4]。
  根据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十五”期间,应优先实施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沟道治理工程、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整治工程、新疆塔里木河生态治理工程、重点水源区保护工程、风沙源地治理工程、石灰岩地区石漠化防治和土地抢救工程、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第一大批重大战略工程,以尽快改变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要确保水土保持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必须把水土保持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加强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全民的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一个“水保为社会,社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 下一篇文章: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实施阶段投资控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布置方案的影响因...
  • ››浅论官溪水电站机组转速下降不到停...
  • ››浅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
  • ››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成灾与治...
  •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 ››舟曲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 ››城市园林绿地雨水利用的方法探析
  • ››浅析舟曲县干旱与水资源利用问题
  • ››浅议水利工程投标报价评分的类型及...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管...
  • ››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