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水利工程 |
|
|||||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46:20 点击数:[] ![]() |
|||||
水北调查勘。同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视察黄河时,就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技术特点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社会经济等都有特殊性,技术上也有其特点。 3.1 调水工程的技术特点 3.1.1 工程方案思路的转换 回顾50年的历程,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作的实践和认识,不断地调整工作思路,从而不断地增加或改变工作内容。 (1)从大范围调水到切合实际的较小范围调水。1958—196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人员在西部地区115万km2范围进行调水查勘。1978—1986年,提出从距离黄河较近、调水量适宜、相对工程规模较小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调水,三条河共调水200亿m3。这是工作思路的第一次转换,从研究115万km2缩小到30万km2的范围。 (2)从明渠为主转变为隧洞为主,从着重研究抽水方式转变为着重研究自流方式。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水利部和专家们肯定了缩小研究范围的思路,1987年7月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决定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10年超前期规划研究工作,此任务于 1996年6月完成。 根据青藏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繁的特点和开凿隧洞技术的迅速发展,将输水线路最长达6 000 km的明渠转变为以隧洞为主。这期间研究了采用抽水方式和自流方式等若干方案,鉴于青藏高原寒冷缺氧,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调水工程区没有电网,需自建大型电站,经分析比较,目前宜采用自流方式。这是工作思路的第二次转换。 (3)从高海拔转为相对较低海拔。1996年7月至2001年6月,开展了5年规划阶段的工作,这是10年超前期规划研究的继续。从1987年到2001年,研究的范围为北到黄河源头(海拔4 500 m左右),南到四川甘孜一带(海拔3 000 m左右),提出了许多引水方案,并比选出12个代表性方案。结合青藏高原的实际,推荐位于海拔3 500 m左右的工程方案,形成从金沙江调水80亿m3,雅砻江调水50亿m3,雅砻江、大渡河间5条支流调水40亿m3,共调水170亿m3的总体布局方案。 海拔3 500 m地区,自然环境较好,有森林、,适宜于人类活动,有利于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此总体布局方案具有“下移、自流、分期、集中、渐进"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思路,选定雅砻江、大渡河间5条支流调水40亿m3方案为第一期工程,雅砻江调水为第二期工程,金沙江调水为第三期工程。第一期工程先行实施,二、三期工程输水线路都从一期工程近旁集中通过,可以利用一期工程的地质资料和临建设施,加快工程建设。这是工作思路的第三次转换。 2001年5月在规划报告的审查会上,专家们赞同这个思路,赞同分三期开发,分期实施的方案。水利部汪恕诚部长说:规划思路明确,工程布局方案突出“下移、集中"是正确的。根据水利部的安排,将第一期工程及时转入项目建议书阶段工作。从2001年7月到现在,黄河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投入大量人力在一期工程现场工作。 3.1.2 深埋长隧洞是关键技术 一期工程由“五坝七洞一渠"组成,5座坝高65~123 m,长244 km的隧洞自然分为7段和一段16 km的明渠。输水隧洞开凿支洞后,最长洞段37 km。洞线埋深一般300~600 m,最大埋深1 150 m。从当前技术看,37 km长的隧洞,属于常规工程。地质岩性主要有三叠系砂、板岩或砂板岩互层,抗压强度一般为40~100 MPa, 属于中等坚硬岩类。输水线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部分为0.10 g,部分为0.05 g和0.15 g。初步探查,全线穿越断层22条,大体走向NW-SE。 (1)筑坝技术。我国对各种坝型的建筑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