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设想,在《诗经》时代,“钱”已成为主要农具,并且逐渐向锸转化,表现出要取代耒耜的趋势。而与此同时,另外一种叫“鎛”的农具主要担负起除草的任务。 《诗经》里面讲到了“鎛”,历来多认为是除草的工具,也就是锄一类的东西。河南洛阳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汉墓出土的小铁锄,刘仙洲氏以为似即古代的“鎛”。究竟鎛与锄二者之问是什么关系?要说明这个问题,还得牵连上和钁。前面讲过,钁这种工具主要是用来开土的。近来已有战国时代的铁钁出土,就其形制而言,用它来除草也还是可以的。在秦汉时代的各种字书里面,有“鐯”、“定”、“欘(钃)”等几个词,都像是钁一类的斫器。例如《尔雅》上说:“斫谓之鐯”,“斪斸谓之定”。“斪”、“斸”二字同“斫”一样,都是从“斤”可以证明。后人对那几个词作解释时,却把钁和后来专用于除草的锄(鉏)纠缠到了一起。还有《孟子》里面提到过“鎡鎰”这样一种农具,后世作注解的同样有的说它是锄,又有人说它是钁。而《说文》里面更把钁字解释为“大鉏”。其所以如此,也许是由于各地的名称不同,但也许可以认为,这种混乱情况多少透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古代确实有过一种农具,它兼有钁和锄二者的功用。从斧演变出来的钁,它的柄和刃大体上是垂直的,而这种兼有二用的新的工具,柄和刃则是形成较大的锐角。这样一种工具既可以斫,又比钁更便于向后曳,高举起来往下斫,就像钁一样能够刨地,向后曳就能够有除草的作用。像这样的工具近似直到如今还在陕北等地匀用的“老钁”。对于得不单不到充分的工具配备的农民来说,这样的家什是很中用的。新疆维吾尔族农民使用的“坎头曼”也是这一类,19世纪中,法国画家MILEF的一幅画上的农具可供参考。因为它兼有二用,所以作字书的人给予不同的解释。解放后不久,河北省兴隆县出土的战国铁锄范,从装柄的枘孔的形式来看,就很有“老钁”的样子。《诗经》里面的鎛,可能就是与此类似的一种农具,或者是这样一种新的工具的前身。它的形制在各地大约多少都有些出入,或者说一直在不断变化之中,名称也自然不会一致,在齐鲁一带就叫做“鎡其”了。此外战国时代人的著作中,常常见到“耨(槈)”这个字,也是除草用的。王祯《农器图谱》里面,“耨”的图形就有点像今天的老钁。虽然那也只是根据作者的想像绘出的,未足为凭,但可以相信,战国时代的耨如果不就是鎛或者鎡其,那它显然也是沿了这一条线演变出来的。它成为专用于除草的工具,到后来就发展成为锄,或者说,就以“锄”的名称基本上定型了。《农器图谱》里的鎛也是画成了后世的锄的样式。锄作为除草工具,其显著不同于铲和钱的特点是,同时向后曳,而后者则都是向前推。这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改进,因为这就更便于使用者对它的控制。在田里除草,常常不免要损伤禾苗,加强对农具的控制,这是极有意义的,更不用说工作效率了。看来鎛或鎡其以及耨,显然是由直柄的钱向曲项的锄演变中的过渡形式,而由鎡基又直接发展为后世的老钁。汉代字书《方言》里面的“鲁斫”好像就是老钁。后来字书《玉篇》里的“钁”字下面的注是“锄钁”,顾名思义应该是兼有二用,大约也是这种东西了。 说到除草,还有一个“莜”的问题。《论语》里面记载着孔子出游“遇丈人以杖荷莜(或作蓧)”的故事,说到那个老人“植其杖而芸”。他芸田所用的工具应该就是那个莜了。这莜又是什么样子?有人说,除草还要拄着根杖,显然是在水里田里,果然如此,莜就是一种专用于稻田除草的工具了。又有人指出,“今南昌人耘田用一具,形如提梁,旁加索,纳于足下,手吃持一杖,以足踏草入泥中,名日‘脚歰’”,作为证明。此一说也只可供参考。那个时代种稻,并不全与后世相同,这一点也不容忽视。看来这一问题还有待研究。 《论语》里面还提到了碎土的工具,名称是“耰”,它的开始使用自然是在春秋末年以前,并且可能是以前很久。这样猜测的理由是黄河流域的气候干旱,耕开的土容易结成坚块,必须紧跟着使之破碎才好种植。显然农民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需要一种专用于碎土的器具。耰是木榔头,头和柄都是木质的,在先秦文献中也叫做“椎”。 《诗经》以及先秦著作里还提到“銍”,这是镰的较早的名称。不久前浙江嵊县又出现了铜镰,据说是属于春秋时期。金属镰的更广泛的使用应该是在普遍用铁以后。镰头基本上是直的,或者略带弧形,像河北兴隆县出土的战国铁镰范所表示的那个样子。镰柄一般说来是短的,适于割穗。《说文》里“銍”字的注解是“获禾短镰”,显然指的是短柄镰。 还必须提到的是,至少到了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了简单的提水工具桔槔。在干旱的黄河流域,取水一直是一个重大问题,这种根据杠杆原理设计的、很容易设置起来的提水机械,同传统的小农经济是搭配得很合适的,所以始终没有被废弃。 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农民所使用的农具大约就是以上所讲的这些。这一个时期的情况,现在能够了解的虽然比起前一个时期来要多,但无论考古方面提供的出土实物还是文献资料,都还不够充分,所以对许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