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华北农村农耕结合形式主流的趋势。
注释
[1] 参见拙稿:“近世華北農村の社会生活”,《東瀛求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1998.3),第9号;同,“近代華北農村における農耕上の共同——搭套惯行を中心に”,《中国研究月報》(社团法人中国研究所),1999年3期;“近代华北农村的村民结合——以搭套习惯为例》”,《21世纪:跨文化对话与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2] “由于贫穷人多所以(搭套)极为盛行”(Ⅰ-44,【村的制度】。十里堡村民)。“人手不够、马或驴不足时相互援助”(Ⅰ-77,【協同—搭套】。郝家疃村民)。“几月份时搭套最为必要==三月份的农忙期”(Ⅰ-118,【搭套】。沙井村村长杨源)。“现在搭套的人家有多少对==因为驴不够,大部分村民在搭套。最近有所增加吗==不,同以往没有变化。不搭套的人家有吗==有。这样的人家不多吗==不多。搭套的人家和不搭套的人家哪个多==不搭套的人家有三分之一,搭套的有三分之二”(Ⅰ-222,【搭套】。沙井村村民杜祥)。“从事搭套的农家在什么时候共同作业==播种和收获。这两时期一定相互援助”(Ⅱ-16,【搭套的性質】。沙井村村民杨泽、张永仁、杜祥、赵廷奎)。“搭套多是在怎样的情况上进行的==本村村民大抵贫寒,只能养一匹驴。耕作的时候仅靠一匹驴不够用,因此要找有 驴的人家,两家共同使用二匹驴(Ⅱ-149,【搭套】。沙井村村民杨润)。 注:以上引用的满铁“惯行调查” 资料来自中国農村慣行調査会編:『中国農村慣行調査』,全6巻、岩波書店、1952~1957年、1981年復刊。有关该满铁调查资料的利用价值及评价等的讨论在此从略;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满铁调查资料存在着种种缺陷,但它仍不失为现存关于近代华北农村的最为详细、精确、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资料宝库;笔者也尝试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调查对满铁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印证、补充工作;以后引用时简称作:《惯行调查》,用“Ⅰ-44”等表示卷数、页数、小标题及被访问者。 [3] Philip C.C.Huang,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P.149. [4] 《惯行调查》,Ⅱ-65。 [5] 《惯行调查》,第1卷,卷首,河北省顺义县沙井村的概况。 [6] 《沙井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张荣·杨福,见三谷孝编:《中国農村変革と家族·村落·国家》,第1卷,东京汲古书院,1999年2月,页866。笔者注:该书是由日本“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研究会”(代表:一桥大学,三谷孝)于1990年代在沙井村等华北农村实施现地调查时所听取、整理出的村民访问应答记录编辑而成,第2卷于2000年2月出版。笔者随同该研究会进行了调查,本稿中引用的该书调查记录均为笔者担当听取部分。以下引用该书时简作《中国农村变革》,并用被访问村民姓名及所在卷、页数标记具体出处。 [7] 《沙井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张麟炳,《中国农村变革》,第1卷,页860。 [8]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杂说。 [9] 王祯《农书》,耙劳篇。 [10] ①《沙井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张麟炳、李广明,《中国农村变革》,第1卷,页859、页863; ②《惯行调查》,Ⅲ-52;Ⅳ-25、357。 [11] 《惯行调查》,Ⅰ-77。 [12] 《惯行调查》,Ⅱ-15。 [13] 《沙井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张麟炳,《中国农村变革》,第1卷,页859;另见:《惯行调查》,Ⅲ-52。 [14] 《沙井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张麟炳,《中国农村变革》,第1卷,页859。 [15] 《惯行调查》,Ⅴ-26;171。 [16] 《沙井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张荣·杨福,《中国农村变革》,第1卷,页866-67;《后夏寨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李令义,《中国农村变革》,第2卷,页433。笔者:《沙井村访问记录-1996年3月》,村民张树德、杨福。以后文中凡提及1996年春的调查访问记录时均指此稿,不另作注释。 [17] 同注14。 [18] 《惯行调查》,Ⅴ-26。 [19] 《后夏寨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王廷章·王会远、李令义,《中国农村变革》,第2卷,页426、432。 [20] 《惯行调查》,Ⅲ-310,【农具·役畜的借用】;《惯行调查》,Ⅵ-85,【役畜的借用】;《惯行调查》,Ⅵ-192,【农具·役畜的借用】;《惯行调查》,Ⅳ-25,【换工】、【借用】;《惯行调查》,Ⅳ-220,【农具·家畜的贷借】;《惯行调查》,Ⅳ-242,【牲畜·农具的借用】;《惯行调查》,Ⅳ-401,【农具·役畜的借用】;《惯行调查》,Ⅳ-422,【借用】;《惯行调查》,Ⅳ-460,【农具的借用——家伙】;《惯行调查》,Ⅳ-470,【农具·役畜的借用】。 [21] 卜凯著,孙文郁译:《河北盐山县一百五十农家之经济及社会调查》,南京金陵大学,1929年,页47、页157-158。 [22] 《惯行调查》,Ⅴ-415,【家畜的贷借】;Ⅴ-417,【搭套】;Ⅴ-494-95,【雇把式】;Ⅴ-531,【农具·役畜的贷借】。 [23] 张培刚:“清苑的农家经济”,《社会科学杂志》,7-8卷1期抽印合钉本,南京中央研究院,1937年,页48-49。 [24] 《沙井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张麟炳,《中国农村变革》,第1卷,页860。 [25]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