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社。
何干之(1937/1985),《中国社会性质论战》(节录),全书由原生活书店1937年出版,节录现载《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1卷第607-621页,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90),《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和乡村变迁,1350-1988》,斯坦福版。 (1993),“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载《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 期第42-60页。
苦农(1937/1989),“丝茧统制下的无锡蚕桑”,载《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3卷第232-235页,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厉风(1934),“五十年来商业资本在河北乡村手工业中之发展过程”,原载《中国农村》第1卷第3期,
现载《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3卷第41-51页,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李景汉(1927),“中国社会调查运动”,载《社会学界》第1卷第79-91页。
(1933),《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北京:中华教育促进会
(1934),“华北农村人口之结构与问题”,载《社会学界》第8卷第1-18页。
李紫翔(1935a/1987),“‘乡村建设’运动的评介”,原载《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中华书局1936年出
版,现载《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2卷第494-501页,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35b/1987),“中国农村运动的理论与实际”,原载《新中华》第3卷第18期,现载《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2卷第494-501页,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梁漱溟(1936/1989),《乡村建设大意》,载《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99-720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37/1989),《乡村建设理论》,载《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41-585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41/1989),《答乡村建设批判》,载《梁漱溟全集》第 2卷第587-658页,济南:山东人民出
版社。
(1942/1989)《我的自学小史》,载《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59-699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刘梦飞(1933/1985),“中国农村经济的现阶段--任曙、严灵峰先生的理论批判”,原载《新中华》第1卷第14期;“再论中国农村经济现阶段的性质--读了‘不愉快’的答辩与刘亚平的‘评’之后”,原载《新中华》第1卷第22期;现载《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1卷第497-506页,陈翰笙、薛暮 桥、冯和法合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千家驹、李紫翔主编(1935),《中国乡村建设批判》,北京:新知书店。
千家驹(1934a/1987),“定县的实验运动能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吗?--兼评《民间》半月刊孙伏园先生 《全国各地的实验运动》”,原载千家驹编《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现 载《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2卷第410-415页,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北京:中国展望 出版社。
(1934b/1987),“中国农村建设之路何在--评定县平教会的实验运动”,原载《申报》月刊第3卷第10号,现载《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2卷第416-420页,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北 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乔启明(1930),“中国农民生活程度之研究”,载《社会学刊》第1卷第3期第1-43页。
(1947),《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史国衡(1946),《昆厂劳工》,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本文(1948),“晚近中国社会学发展的趋向”,载《社会学刊》第6卷第46-48页。
孙冶方(1936/1987),“为什么批评乡村改良主义工作”,原载《中国农村》第2卷第5期,现载《解放 前的中国农村》第2卷第652-655页,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王春光(1995),《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汉生等(1990),“工业化和社会分化: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载《农村经济与社会》
1990年第4期。
吴半农(1934/1985),“论‘定县主义’”,原载千家驹编《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
现载《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1卷第535-538页,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薛暮桥(1934/1984),“怎样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原载1934年10月《中国农村》月刊第1卷第1期,现载《薛暮桥经济论文选》第1-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原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58〗1989),“无锡县(市)农村经济调查报告(1929-1948)”,载《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3卷第304-331页,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张闻天(1931/1985),“中国经济之性质问题的研究--评任曙君的《中国经济研究》”,原载《读书杂志》第4、5期合刊《中国社会史论战专号》,署名刘梦云,神州国光社1932年版,现载《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1卷第241-267页,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张之毅(1943/1990),《易村手工业》,原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现载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第203-326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