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 【字体: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08:42   点击数:[]    

尽可能反映出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1929年7月至9月,陈翰笙组织了45人调查团,首先进入无锡农村,调查了55个村落和8个农村市场,其中对22个村1207 户村民进行了挨家调查。共发出40多种表格,获得2000多个数据。调查方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事先设计,即预先造出调查表装订成册(每册大约二十多页),一户一册;第二步挨户进行实地调查和记录;第三步是事后进行分析。这三个步骤,每一户都要由同一个人自始至终进行主持,避免前后不一致或情况不确。以后的调查,特别是保定农村的调查,基本都按此方式进行。

  1930年5月至8月,陈翰笙组织了另一个更大规模的68人的调查团,进入保定清苑县农村。在4个月的时间里重点调查了11个村庄2119 户农民,同时普查了72个村庄和6个农村市场,以作概况性考察。 在保定农村调查接近尾声的时候,陈翰笙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之发轫”一文中,直接介绍了保定农村即清苑农村经济调查的情况,现摘要如下:

  保定农村经济调查团,由调查员、向导员、办事员,共六十六人组织而成。办事处设清苑城内。调查员分组,一如在无锡。惟组长不复兼调查员,所以增加工作之效率也。清苑各乡地势水利大不相同;但农村中村户田权尚无甚分化。故依农作地利,可分全县为四区。每区中择其最普通之村庄,作分村经济,村户经济,城镇分业,及农户抽样,四种调查。第一种注重分配。第二种注重生产。第三种注重消费。第一二两种各自独立。第三四两种则系补充性质。据无锡挨户调查之经验,若干事项非每户所能详答。所答含糊,反有碍统计。故在保定,拟作农户抽样之调查。保定挨户调查之表格,其形式较无锡者大加改良。纸张大小划一,免折叠与展开之烦。表格布置整齐,节省总面积三分之一。表格内容,更多进步。例如田亩上之各项农业成本,不以每一作物亩设问;而以每块作物亩设问。又如人工与畜工,不以作物之各熟所需总量设问,而按工作之种类分别设问。关于典地,赊账,作物,作物副产,畜养副产等项,亦较无锡表格为详。(注:原载国立中央研究院单行本1930年7月,现载陈翰笙等主编《解放前的中国农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6页。以上可知,清苑农村调查分为四种。如陈先生所言,第三四种系补充性质,第一二种各自独立,并且第一二两种又有所不同。原始资料本身表明,这里所谓的村户经济,就是对精心选择的11个村庄2119家村民的入户访谈调查,内容极为详密,居此次调查的主要地位。而所谓的分村经济,即概括调查所选取的72个村庄(其中有6 个村庄与分户调查的村庄重复)居辅助地位。显然,11个村庄及其包括的2119户村民的情况是原始资料中的重点。)

  在这次调查中,还制定了划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的经济标准。同时,陈翰笙还组织了另一批调查团奔赴营口、大连、长春、齐齐哈尔等地,考察流亡到东北的难民状况。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侧面研究北方农村经济。

  1931年11月至1934年5月底,陈翰笙又组织了广东农村调查。 由于孙夫人宋庆龄的帮助,工作进展顺利。调查范围包括梅县、潮安、惠阳、中山、广宁、英德、曲江、茂名等16个县,历时三个半月;而后又在番禺的10个典型村中调查了1209户。同时还进行了50个县335 个村的通讯调查。1933年,陈翰笙领队调查安徽、河南、山东烟草地区,目的在于研究与国际资本发生联系的烟农的生活。此外,陈翰笙还组织了三江流域(珠江、长江、黄河)和杭嘉湖20县内近百村的调查等。

  从1928年至1934年共6年时间里, 陈翰笙领导的农村调查团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科学的调查方法,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使调查团得出了中国社会性质的科学结论,也为中共在农村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利用这批资料,陈翰笙用中英文写成的大量论著以及王寅生、钱俊瑞、薛暮桥等人经济论文,对国内外理论界以及对革命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注:如陈翰笙:《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黑龙江流域的农民与地主》,载《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专刊》,第1号,上海,1932年; 《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载自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中国土地问题和商业高利贷》,1937年4月。钱俊瑞:《中国农村经济现阶段性质研究》, 载《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二十三期,中华书局出版,1933年12月。薛暮桥:《贫困现象的基本原因》,载《中国农村》第二卷第六期,1936年6月。)。值得一提的是,陈翰笙是中共地下秘密党员, 而这次调查是在国民党民主人士蔡元培和杨杏佛的资助和保护下,利用合法机构和身份进行的,表现了陈翰笙灵活的斗争策略。结果,不仅在理论斗争上取得很大成就,而且锻炼出一支专业理论队伍,如当年来自无锡的进步青年钱俊瑞、薛暮桥和孙冶方等人,后来都成为我国知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以这次农村调查为基础,还发展起我国关于农村和农民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学派。1933年,陈翰笙同吴觉农、孙晓村、王寅生、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张锡昌、冯和法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陈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管窥

  • 下一篇文章:近20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模式研究综述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产生与演进
  • ››二十世纪中国法律史学论纲
  • ››二十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
  •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
  •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西化”、“反...
  •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2)
  •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1)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