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深入研究村落公共权力      ★★★ 【字体: 】  
○深入研究村落公共权力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04:57   点击数:[]    

干部。第六等级:村内有大中型拖拉机、有大车的农户。第七等级:现在的村民小组组长,相当于人民公社体制时的生产队长,由于村内的职业分化,村民小组的表演机会并不多,主要功能体现在农? 魑锷ば枰降厥惫芾砘范ㄅ┗Ы降氐南群笏承颍垂艿绫茫蚀迕裼殖浦熬ぁ盵30];他们自己往往有身分荣誉感,但农民并不十分当回事儿。第八等级:是农村中劳动投入时间和收入结构以农业为主,家庭条件较好的农户。第九等级:也是农村中劳动投入时间和收入结构以农业为主,但由于欠债、治病等原因家庭支出巨大,或者由于缺乏农业生产经营素质,产品难以适应市场的农民[31]。村中经济收入水平最高的农民户收入已经超过百万元,但是也有的农户家庭生活日渐艰难,1996年将牛卖了,拖拉机卖了,收入结构已经受到了限制[32]。



  农民现在的收入分化中资本的贡献份额明显增加。在现阶段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本包括三种类型:即经济资本,权力资本,社会资本。由此证明,农民收入提高不仅是生产能力的函数,而且以货币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为条件。在以村落为边界定义农民的收入分化时,职业的解释力在下降[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逐利动机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转型时期的特点又使三种资本存在着相互替代。经济资本主要体现在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私营企业主;主要体现在建筑和机械加工工业以及特殊矿产资源企业;在比较封闭的地区,主要是由当地级差地租决定的第三产业,如在山东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餐饮业等[34]。权力资本主要是依据农村体制性权力(如党支部)和内生性权力(如村委会)对农村社会公共品的支配和积累。这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农村干部的影响力明显增强,农村干部是否会利用这种优势地位造成集体资产向干部个人流失成为农民非常关心的问题。这也反映在我们对15个村的农户户卷汇总分析上,在“日常生活”状态进行的调查中,多数农民对调查员表示几乎没有参加过村里的村民代表会议,也没有看见过村财务上墙。但是在“事件”状态即村委会换届选举时,农民对村里的各项支出的群体记忆讲起来是历历在目,表述清晰得令外人吃惊。这也许反映了农民对村委会活动的频率和内容不满意,村民在回答问卷时更注重反映他们的情绪,而不是反映实际。



  我讲这么多的目的是要说明:一个公章和一个职级称号只是权力的外在象征,权力的实质而是生活体系中由重要资源拥有量及支配规则所定义的位置,这就是实力,这个位置和生活的全部意义发生关联。正如货币只是财富的外在符号,但以为印钞票等于增加财富就荒谬了。



  农村村落权力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农民的经济理性在村落权力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反映了农民的素质在提高。



  确实是这样。经济能力在决定村落内部农民之间的家庭地位和行动能力及社会影响力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是即使在相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条件下,农户的经济支配能力和影响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是不同行业的就业收入结构对农民收入质量有重大影响。这是激励农民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位农民以自己在北京卖菜、妻子在家务农的收入体会为例,比较了“纯农业”和“打工”两种收入结构的质量差异:设两农民年收入都是2000元,其中农民甲是纯农户,纯粹依赖农业收入,生产1250公斤小麦折算收入2000元;农民乙是第二兼业户,生产125公斤小麦收入200元,打工6个月收入1800元,总计也是2000元。他论证了甲、乙的收入是有差别的:其一,乙虽然人均年收入与甲的折算水平相等,但由于劳务工资按月稳定发放,可以适时地支持家庭和个人消费需求,而纯农户农业收入在性质上是“产值收入”,由于农产品卖难往往使农民甲的可支配现金收入(可以定义为农民的生活费收入)低于统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定义为农民的产值收入)。其二,即使假设甲、乙各自收入能够全部兑现,由于两种收入结构存在兑付的时间差、次数差,纯农户收入在时间上是“年终收入”,甲与乙相比甲还是损失了利息收入[35]。因此? 谘芯颗┐寰梅⒄顾绞保荒芙鲎⒁馀┟袢司杖氲氖勘冉隙鍪悠浣峁狗治觥F涫蹬┟裨诳疾熳约河氪迓淙叵凳保阋不岱⑾峙┟窠欣嗨萍扑愕木美硇浴?/P>



  我的基本观点是,在深入农村的调查中,需要通过倾听农民了解表述的真实,需要通过观察农民获得行动的真实,需要通过体验农民把握意义的真实。这对调查设计、调查过程、调查工具、调查者的理论素质和工作态度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种时代要求为社会学参与农村发展与农民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接口。   你参加过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全过程,你的“在场感”是什么?



  在四个村的换届选举中,能够时时感受到群众对选举的积极参与与认真关心程度,反映出村委会换届选举已经深入人心。在观察和了解选举情况时,农民的反映、评价和判断深刻震撼着观察员。在选举现场,一位村民(女,73岁)指着主席台上主持会议的前任村干部感慨地说:“刚选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当前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制度瓶颈

  • 下一篇文章:○村民自治的村庄基础与政策后果——关于村民自治制度安排区域不平衡性的讨论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深入研究村落公共权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深入研究村落公共权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