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人口问题


    坚持唯物史观的另一方面是充分了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传播到中国以后,中国本土所处的历史环境(包括经济发展及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所具有的程度)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产生时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异同,在用西方各种并行与交叉、甚至“自行矛盾”的理论指导、解释中国妇女解放实践的过程中,既不能机械套用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任意图解,也不能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作为西方理论的注脚随意附会。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批评的,在中国革命中,女性问题从来都是同阶级问题一起被提起的,女性解放一向被认为是阶级解放的一部分。“革命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一直被视为一个整体,而一些子群体的利益,如工人的利益、农民的利益、女性的利益,在革命中从来没有任何的特殊的重要性。……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也只有官和民两大阶层,一向缺乏西方意义上的利益集团。用西方的利益集团分析法来解释中国的事情,难免有隔靴搔痒、文不对题之感。”(P24-26)还有,在当前的女性研究中,为了说明增强“女性意识”的重要性,不少论者总是以“男女厕所的蹲位”问题作为例证。但如果离开“当代大都市”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女性主义就会失去它应有的解释力。也就是说,“男女厕所的蹲位”在以往之所以没有作为“问题”引起注意,不只是因为没有“性别视角”或“社会性别意识”不强,同时还因为这个问题“在古代的城市和当代的农村”并没有成为“问题”。
    其次,整合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资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坚持唯物辩证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成果时,要坚决反对和抵制“二元对立”或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比如,女性主义强调女性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是为了消解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而不是消解女性之间的团结;批判父权制,是因为父权制是一种以男性为主导的统治,但它并不意味着作为个体的男性是一个“统治者”,更不意味着男性是敌人;关注弱势群体,是因为这一群体的利益向来被忽视,但不等于无原则地赐予;提出对家务劳动进行补偿,是因为这部分劳动对人类生活的不可或缺,但不是要固化性别角色,更不意味着这部分劳动一定要由女人来担当;反对传统知识体系中的“宏大叙事”,是因为其中对女性及其经验的漠视或轻视,但并不否认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性别文化建构规律的探寻;重视实证的个案研究,是为了给难以“发声”的个人提供言说的机会,但不等于不要系统的和宏观的理论建构;消除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和等级关系,是为了给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公平和正义的实现创造条件,但并不等于所有的等级关系都是有害的,归根到底“要视这种关系的组织是为了使不平等得以维持或加剧,还是为了使不平等程度得以降低或消除而定”;强调男女之间的同一(或统一),是为了寻求共同的发展目标,但不是要否定个体之间的不同特性;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异,是为了呈现世界的丰富多彩性,但不一定就是在制造两性对立,更不是用此之长攻彼之短,一决雌雄,而是在充分认识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和局限的基础上,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不可否认,整合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是重要的,但这一任务又是相当艰巨的,正如帕特南·童所说:“很清楚,要将追求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压力与追求整体性和同一性的压力协调在一起,这是当代女性主义面临的重大挑战。”(P10)
    三、整合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的实践意义
    女性主义既是一种立场,也是一种方法,可以用它来分析、批判历史与现实中存在过和存在着的种种性别不平等现象,并解构其话语和观念,也可以用它来建构现实和未来两性平等和谐的性别文化和性别制度。女性主义更是一种社会实践——解放女人和男人的实践,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实践。因此,整合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并使其具有中国特色,将会对中国本土的妇女解放与发展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一,可以增强女性解放的合力作用。不可否认产生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基础上的各个女性主义理论流派,在不同国度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妇女解放实践都发挥过积极的指导作用。然而,当中国的国门打开之后,面对西方异彩纷呈的各种理论及其流派,国人还来不及梳理、消化、分类和品味,就匆匆拿来作为上阵的学术武器开始指导中国的性别研究和妇女解放实践了。现实是无情的,当这些理论在接受中国本土妇女解放与发展的实践检验时,不仅在学术理论界产生了像西方一样的诸多分歧,而且在行动层面也使得崇尚不同流派的女性主义者各自为营。影响所及,在东西方之间、在男女两性之间、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的辩证整合及系统建设      ★★★ 【字体: 】  
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的辩证整合及系统建设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4 19:43:14   点击数:[]    

力推动女性主义在中国本土的传播。这是学术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特色妇女理论创新的生发点,同时也是深化中国妇女解放实践的根本和关键。
    要整合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这主要是因为:1.“舶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女性主义也有着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在其框架内言说与传播,既可以扩大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战果,也可以通过不同学术流派的对话与交流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2.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本土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其科学性的体现也已凝结和熔铸了中国几代学人和行动者的聪明与智慧,它已不属于马克思一个人,而属于当代中国和全人类。3.融世界观和方法论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抽象概括出来的多种范畴,也可以使从小就接受这一思想熏陶的普通民众和青年学子在驾轻就熟中理解、体悟女性主义的真谛与魅力。如有的研究者针对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社会性别——在中国本土实践中“割裂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关系”,将女性的从属地位“片面归咎于文化建构和男性压迫”,“完全取消性别差异的偏激”所带来的诸多局限等问题,提出“长期以来用以指导中国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立场”,对社会性别理论具有“补充和校正”的作用。
    首先,整合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资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方面是历史地看待西方各种理论思潮和理论流派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充分了解这些理论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以及该理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威力和所存在的问题。比如,活跃于19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相适应,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下,女性主义关注的是女性个人的权力和政治、宗教自由。随着资本市场的扩大,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19世纪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激进女性主义,更多反映的是中产阶级白人女性的经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产生则是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另外,在西方不同国度的文化当中,女性主义的归属和现实斗争目标也不尽相同。英国的女性运动主要是工人阶级女性,属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美国的妇女运动更多的是中产阶级女性,属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或激进女性主义。从女性自身来讲,每个国家、民族的妇女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有区别的,妇女所走的道路和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向是分不开的。因此,妇女理论研究在指导妇女解放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男权压迫的变体:女同性恋的历史变迁分析

  • 下一篇文章:对伤残死亡独生子女父母人数的实证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的辩证整合及系统建设”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的辩证整合及系统建设”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近代上海福建人群体的心理和年龄结...
  • ››大萧条时期对美国妇女婚姻与家庭的...
  • ››试论农村女户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
  • ››论城镇化因素对我国地区人口迁移选...
  • ››对伤残死亡独生子女父母人数的实证...
  • ››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的辩证整合...
  • ››男权压迫的变体:女同性恋的历史变...
  • ››中国女性社会角色的历史变化过程分...
  • ››新时期全球女性从属特征的文化、认...
  • ››城市女性群体主观幸福的实证分析
  • ››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的辩证整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