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与价值取向-兼议理论研究与技术修养之关系 贾涛      ★★★ 【字体: 】  
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与价值取向-兼议理论研究与技术修养之关系 贾涛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3 15:10:37   点击数:[]    

避免狭隘的学科之见,将艺术学理论囿于一个孤立的圈子里画地为牢,要避免把艺术学理论的繁荣变成一种假象,避免延续过去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出来的玄虚说教与片面空谈。总之要让艺术理论落在实处,让理论与技能的结合变得切切实实。至少学习艺术理论与研究艺术理论的人要懂得艺术艺术审美,要贴近艺术实践、甚至精通一门技艺,如此将使艺术学理论如虎添翼。如今,艺术学理论遇到了历史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再不能抱残守缺、纸上谈兵,应切实思考艺术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与发展前景。

    同时,由于人的时间、精力的有限性,我们不是主张让所有的理论家、理论工作者都放下纸笔学技术,也不是要让所有的理论家都变成艺术家,而是强调在今后的艺术理论高层次后备人才培养上,在我国的艺术学科建设过程中,注重技术背景与艺术修养,让理论借助技术的平台变得更有生机和力量。我们培养的艺术学硕士、博士,不能是既不听音乐、又不看绘画,甚至对电影也不感兴趣的理论呆子,不能让外界为我们的艺术学理论走不出理论的樊篱而惋惜或伤心。①参考文献:[1]邹一桂.小山画谱[M] //于安澜.画论丛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2: 793.

[2]舒士俊.水墨的诗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77.

[3]范瑞华.中国佛教美术源流[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 24.

[4]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368.

[5]陈传席.陈传席文集:第1卷[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1: 68.

[6]姚最.续画品录[M]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370.

[7]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14.

[8]荆浩.笔法记[M] //于安澜.画论丛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2: 9.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简析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历程及形态转向 张跃

  • 下一篇文章:浅议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 耿秀秀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与价值取向-兼议理论研究与技术修养之关系 贾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与价值取向-兼议理论研究与技术修养之关系 贾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与价值取向-兼...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