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音乐论文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二)――封建社会声乐艺术的成熟与演变      ★★★ 【字体: 】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二)――封建社会声乐艺术的成熟与演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44:19   点击数:[]    

             [9] [10] 

“燕声大曲”又称唐大曲,是用数个曲乐联成的大套曲和歌舞,曲式一般由“散序”、“歌”、“破”三部分组成。

“教坊”主要培养乐器和舞演员、“黎园”专门训练和培养声乐歌唱演员。

“瓦舍勾栏”是宋代歌妓营集之处,是城镇中的娱乐场所。

《词源》南宋张炎撰,其中论述了歌唱方法。张炎,字叔夏,号玉田,临安人。

《唱论》作者燕南芝庵是元代人;此著最早见于元代杨朝英所编的《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后亦见于元代陶宗仪著《辍耕录》,明藏晋叔编的《元曲选》等书。著作中关于歌唱问题比前人更加全面。

             [9] [10]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一)――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萌芽和古歌时代

  • 下一篇文章:音乐欣赏教学中非倾向性功能的实践研究(方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二)――封建社会声乐艺术的成熟与演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二)――封建社会声乐艺术的成熟与演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与时俱进的红歌和红歌精神
  • ››日本世博会的音乐活动给上海世博会...
  • ››论红歌的艺术特征
  • ››“红歌”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
  • ››谈“红歌”的艺术魅力与教育价值
  • ››试论红歌走进音乐课堂的作用
  • ››浅析“红歌”的美学意蕴与社会教化...
  •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重庆市深入开展...
  • ››再论如何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到声...
  • ››浅论二胡曲《二泉映月》与钢琴改编...
  • ››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述略
  • ››中国古代的酒令与汉字修辞
  • ››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的结构变化研究(...
  • ››中国古代重要作家及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歌谣100句
  • ››中国古代诗歌故事
  •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方法
  •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