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音乐论文
   中国另类音乐现状      ★★★ 【字体: 】  
中国另类音乐现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43:20   点击数:[]    

吗个”。他是鄂西山民的后代,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有一搭没一搭地干过几个工作,曾有段时间极其苦闷,把自己关在租来的小屋里多日,出来后话都几乎不会讲了。后来他找到一个女朋友,靠她救济,得以专心写歌,终于出版了这么张奇怪的专辑。
  胡吗个在专辑里自弹自唱,没别人帮忙。他的吉它水平明显听得出是自己琢磨出来的,透着股野气。遇到需要增加一点音色时,他会吹两声口哨,仅此而已。初听时你可能会把这张专辑归于民谣一类,可是我却认为它离民间音乐还有十万八千里远呢。
  专辑里面的八首歌曲的最大特色是它们的音乐。这些音乐完全没有规矩。几乎每首歌都没有固定的节奏,没有常见的和弦。旋律都是由一段段短小动机组成,胡吗个根本没有兴趣对它们加以发展、变奏,他完全是在自言自语,对别人是否能欣赏一点也不在乎。打个比方说,大多数流行歌曲其实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一个稍微懂点音乐的人很快就会找出其节奏型(如4/4拍子)、结构型(如AAB)、调式(如D大调)、动机或和声的规律等。一个不懂音乐的人往往在听了几遍后就能够跟着哼哼,或者不自觉地在脑子里预测歌曲的变化。可对于胡吗个的歌,这些东西都不灵了!你可以在听过十遍后还是没法预知下一个音符是什么!听完这张唱片后,你会突然发现,听了这么多年专家作的音乐,我们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欣赏模式,这些模式已经极大地限制了我们的音乐想象力!
  在歌词方面,胡吗个也是毫不顾及歌词或者诗歌的一般规律。他写的词都不压韵,长短也都不一样。最绝的是这些歌词的视角,它们完全是一个外地人进城打工者的内心活动,没有一点掩饰。请听下面一段歌词(选自歌曲“部分土豆进城”):

  隔壁住着一个怪怪的、没有恶意的文化人
  他说我勤劳勇敢善良朴实没有欲望
  他拿出一本写了很多字的练习本给我看
  又放一些不太好听、很吵的歌给我听
  他说那是在赞美我们,他说他就是我们
  可却要把笑容垫在屁股下面的椅子上
  又提到“虚伪”什么的,还说了一些城市的坏话
  好多词我都听不太懂,只好歉歉地说:
  “这个,我说不好!
  这个,我实在说不好。”(重复七遍)

  屋顶上的那只大花猫,她有福气、有阳台
  可以抱着这个城市的户口整日睡觉
  真想把她娶过来,摇身一变上街去
  看到一个二层的小阳楼,像我家刚盖的新房
  我竞愣愣的走了过去,把门的大姐递给我一张
  手纸 说 三毛钱 一位
  可是我的外地口音啊!

  (以下用各种曲调和情绪把最后一句重复N次)

  输入完这段歌词,我自己一读,发现原歌的韵味一点也没有了。仔细一想,毛病是出在胡吗个的演唱上。他用一种带点儿口音,却又不完全是方言的发音方式演唱了所有的歌,仅仅是这一点,一个打工仔的形象就会立刻出现在听众眼前。胡吗个又一次向我们展示了方言的独特魅力。
  如果你仔细分析这张专辑,你会发现一个矛盾的地方。还以上面这首歌词为例。作者为自己的普通老百姓身份感到自豪,可老百姓谁会去听这样的歌呢?胡吗个的履历表上从没有一句提到他曾在什么地方演出过,他的表演方式从没有得到过听众的认可,他实际上就是他自己刚刚讽刺过的那个文化人!可要说他的听众是文化人的话,那么他的那些通俗到极点的歌词又是写给谁的呢?他是要让我们这些文化人去同情那些打工仔呢?还是怜悯他们?这张唱片真是充满了迷。
  总之,这是一张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唱片的专辑。硬要归类的话我也只好把它归在先锋音乐的名下。其实我这么分析来分析去丝毫没有意义,胡吗个就是在逗我们玩呢。说到好玩,这张唱片倒是有一个中文流行歌曲少有的特点:滑稽。许多歌曲我每次听都会大笑不止。你要是自认为还比较勇敢的话,快去买一张来听听看吧。

  写了这么多,我发现国内这几年实在是出了不少好唱片。在音像市场被盗版搞得焦头烂额的时代,中国音乐家们能有这样的成绩,确实难得。更为可贵的是,国内音乐家在那样严酷的环境下,竟能创作出这么多想象力丰富的另类音乐作品,大大领先于港台。作为一个大陆人,我不能不为他们感到骄傲。

有许多1994年后出国的人很关心中国的另类音乐。他们知道崔健是谁,经历过“唐朝乐队”、“黑豹乐队”的兴盛,目睹过被称为“魔岩三杰”的张楚、窦唯和何勇的突然雄起,喜欢过以老狼为代表的所谓校园民谣。他们出国后,马上被诸如专业住房奖学金之类的俗事儿缠住了身,没别的心思想别的事情了。可某一天他们在看《世界日报》国内娱乐版的时候可能会突然问自己,中国的另类音乐现在怎么样了?本文就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个简要的回答。
  在本文中,“另类音乐”是指不被主流音乐和媒体接受的音乐种类,其内容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二十年前很另类的港台音乐现在已经和党八股式的晚会歌曲(还有所谓“公益歌曲”)一样成了主流音乐,它们控制了整个中国流行音乐的格局。本文中我把所有游离于这一体制外的音乐种类都叫做另类音乐。
  由于政府对媒体的严格控制,国内流行音乐的种类比国外要少多了,稍微“不合口味”的音乐就上不了广播电视,更别说参加各类影响面很广的晚会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障碍对另类音乐的发展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它们在上不了电视的同时,也摆脱了大众口味对它们的左右。不过,最近一二年有越来越多的另类音乐开始尝试进入主流市场。国内权威的《音像世界》杂志甚至从今年开始,每月出两个不同的版本,一本叫“In”,专门介绍国内外的另类音乐!但愿最近国内的这股“另类热潮”对繁荣中国的音乐市场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说起中国的另类音乐,十年前只有传统摇滚乐这一类。这几年情况大不相同了,许多音乐人开始尝试新的音乐种类。下面我将分类介绍近几年出的几张较为出色的另类音乐唱片。

  第一类,传统摇滚乐。这种在十年前很另类的音乐现在大有通俗化的趋势。国内以“零点”为代表的摇滚乐队正在呼应着台湾的伍佰,为一直较为“阴性”的中国主流音乐插图配上一些硬汉形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下面要介绍的这几张专辑就显得尤其可贵。

  一,许巍《在别处》(1997)。这张专辑里的所有歌曲均出自长相很阴柔的许巍之手。他的歌词写得特别忧伤,让人觉得这个人就快要绝望得自杀了。比如在那首出色的《我思念的城市》里,许巍唱到:

  我思念的城市已是黄昏
  为何我总对你一往情深
  曾经给我快乐,也给我创伤
  曾经给我希望,也给我绝望
  我在遥远的城市,陌生的人群
  感觉着你那遥远的忧伤
  我的幻想……

  我每次听到这首歌时,都会不自觉地想起远在地球另一边的那个我曾经十分熟悉的城市。
  在音乐上,这张专辑的成就是令人惊讶的。几乎每一首歌曲的曲调都非常好听,非常唯美。《超载乐队》的吉它手李延亮在这张专辑里有出色的表现,但更值得一提的是制作人张亚东。现在已是华语乐坛红人的张亚东贡献了不少神来之笔。我认为它应该是1997年中国乐坛的最佳专辑。听过它之后你一定会对中国摇滚乐产生一种全新的感受。

  二,李杰《谁都看见了希望》(1997)。与《在别处》相反,这张专辑充满了乐观明亮的色彩。专辑文案称李杰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的音乐人”。但在听完这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专辑之后,你绝不会把李杰和那个叫 后什么……”的古怪名词联系在一起。
  这张专辑里的歌都写得很美,很飘,歌词也没什么晦涩难懂的地方。它的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配器上。里面不但有传统摇滚乐常用的吉它贝司鼓这“老三样”,还大量使用了MIDI,以及中国锣鼓、笙、笛子、埙、琵琶、唢呐等民乐乐器,再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百年流行歌坛漫步

  • 下一篇文章:欣赏美国摇滚乐的三大障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另类音乐现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另类音乐现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与时俱进的红歌和红歌精神
  • ››日本世博会的音乐活动给上海世博会...
  • ››论红歌的艺术特征
  • ››“红歌”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
  • ››谈“红歌”的艺术魅力与教育价值
  • ››试论红歌走进音乐课堂的作用
  • ››浅析“红歌”的美学意蕴与社会教化...
  •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重庆市深入开展...
  • ››再论如何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到声...
  • ››浅论二胡曲《二泉映月》与钢琴改编...
  • ››中国另类音乐现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