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传播与他们的世界:关于彝族社区传播的对比调查      ★★★ 【字体: 】  
传播与他们的世界:关于彝族社区传播的对比调查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9:01   点击数:[]    

孩离家出走了,她从小生活在汉彝杂居的村子里,后来嫁到草坝子舅舅家,和她一样年轻的丈夫不随她到照像馆照相片,晚上也不陪她看电视,留她一个在空落的院子里。她曾跟我抱怨说山上太苦,手全都裂口了,每次背东西上山都要累死过去。听说她在东莞打电话给在县城工作的另一个舅舅说让家人不要找她。 镇上的人说,可以一眼分辨出背后山上下来的年轻人来自草坝子还是马鹿寨。那些衣着颜色深,表情腼腆的来自马鹿寨,而衣着色彩丰富,走路大咧咧,边走边东张西望的来自草坝子。 五、 总结:传播和他们的世界 不论是草坝子还是马鹿寨,传播和村民的生活都是一体的。传播的状况反映了当地人的世界,因为传播是组织这个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人际传播来组合和割裂社区,通过群体传播来连接过去和现在,通过大众传播来向村民打开“外面”。但是这些传播方式并非单独在社区里展现,他们是的“共在”构建了一个社区自己的“传播环境”[10] ,和社区丝丝入扣地胶合在一起。 在关于人际传播的探讨中,我们发现草坝子和马鹿寨在选举方面有不同的偏向,在人际传播“火塘+酒”的典型场景下,出现不同的特点。我觉得有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电和电视改变了草坝子过去由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为主的传播环境。 1、 通电5年,电视进入社区5年,首先改变的是村民的生活方式。 首先是劳作时间摆脱了白天和黑夜的自然支配,村民可以更自由地安排劳作。其次劳作时间缩短,猪草机等电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养猪的劳作强度,节约了时间。但是节约的时间并未被投入以让村民养更多的猪,因为以传统的方式养猪一直是亏本的。高山彝民主要发展畜牧业,只有养牛羊马才是赚钱的,但是电并未给畜牧业带来变化。所以节约的时间大部分花在娱乐上面,包括看电视,聊天,打牌等事情上面。 还有一部分花费在小额贸易上,因为草坝子没有马鹿寨那么大的牧场,所有畜牧业限制大,一般每户人家有20-40只羊,牛马也不少家家都有。为了补贴家用,电器解放出来的妇女们开始从事各种小额贸易,比如卖时令蔬菜(土豆,萝卜,青菜,花椒……),加工汉区人喜爱的高山萝卜酸菜,买山珍等,草坝子有3户人家的女主人每周至少3次到县城赶集。这加强了妇女和外界交流的能力 [11]。而马鹿寨的妇女几乎不参加赶集活动,除了路途遥远之外,繁重的饲养任务让她们一年中很少有机会离开家 [13]。在我的访谈中,她们往往要求丈夫代替她们回答问题,或者做非常简单的回答。 2、 电和电视改变了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场景。 前面谈到,电带来的人际传播场景的高清晰度,呈现出更多信息,改变了人们交流时的感官比率,清晰的视觉会让人更清醒 [14],感受更敏锐,行动能力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只能坐着说话”的决定,从而降低了人们参与交谈的积极性和交流的深度。而没有电的马鹿寨,坐在火塘边说话是最安全的行为,再加上视觉信息被弱化后,听觉变得敏感,于是交谈成为“投入最少产出最高”的传播方式。 我们还谈到了仪式上的群体传播,电视和电的加入改变了“热闹”的公式。彝族认为红白喜事办得好不好,就看来的宾客多不多,热不热闹 [15]。过去用诗唱来热闹,帮助大家度过不眠夜,但在草坝子,诗唱的地位正在被电视机代替 [16],除此之外,电视提高了村民们“汉语”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尤其是妇女们的人际传播能力,扩大了交流的边界,帮助草坝子妇女积极投身贸易。 而语言的替换是文化的替换,在草坝子常常听到妇女们和汉人交流过程中闹出的笑话 ,而类似的笑话在马鹿寨几乎没有人讲。在村小,孩子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造词”,也不懂自己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文是什么意思。老师往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教导孩子们不要叫自己“舅舅”或者“某某的舅舅”,而是叫“老师”。 到目前为止,大众传播和其他的传播方式之间的互动还没有到达高度的互动,村民们(孩子们聊的多一些)很少聊到电视里的东西,像“非典”,“攀枝花机场通航” [17] 等重要的新闻他们更多是通过人际传播或群体传播来完成的。 马鹿寨现在面临“生态移民”的问题,迁往哪里由村民自己联系。很多人都不愿意搬到全部是汉人的地方去,除了害怕处理邻里关系外,更大的问题是他们无法放弃主要的经济来源――畜牧业,害怕搬到不能放牧的汉区,没有办法养家糊口。很多人不认为卖点小菜,水果什么的可以糊口,更不用说致富了。而草坝子的人特别羡慕马鹿寨能得到生态移民的指标,因为不仅能吃上几年“退耕还林”粮,而且政府补贴搬迁户6000元钱 [18]。听说是因为通了电,就不能以生活环境差而申请到政策性移民。 一个传统的社区也许就这样政策性地从地图上“擦”掉,他们以“大跃进”的方式一步踏入比原来社区,甚至比草坝子还“现代”的社区。因为他们太“落后”,因此他们得到这样快速“现代”的机会。草坝子因为赶上了这个镇“现代化”的“末班车”,只能跌跌撞撞但也“高高兴兴”地跟在全镇“现代化”的队列后面。这真是印证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很早以前,马鹿寨的人看不起草坝子,因为那里的牧场差,后来草坝子的人看不起马鹿寨,因为那里没有电,现在草坝子的人羡慕马鹿寨的人,可以政策性搬迁,那么10年,100年后呢?也许早已没有这两个地方了,当地的村民会在哪里,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注释: [1] 米易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米易县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P52。 [2] 草坝子59名村民中50岁以上的老人有8人,18-49岁的有33人,18岁以下的有18人。 [3] 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进行家族成员应进行的各种义务性交往,比如拜年,共同接待家族亲戚等。但是在非义务的交往,他们主要在选举形成的圈子内部进行。 [4] 如“看到大雁排行飞,女儿想妈想得痛彻心扉”。“大雁”是彝族人死后最想变成的东西,因为大雁每年南来北往地飞,这一来一回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家园和后人。因此大雁往往代表对亡人,尤其是母亲的思念。 [5] 因为,他们唱的主要是留传下来的比较固定的韵文,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因此把他们称作“唱诗者”,学习唱诗有长期学习和背诵的过程。我采访了一个常被请去唱的人,他说自己带了两个徒弟,选的都是记性好的。而他则是跟一个老人学的,也在80年代彝文普及活动中学了一些。 [6] 而做得像汉族厨房样的小房间是专门煮猪食的地方。 [7] 用来装酒,或者衣物的柜子。 [8] 一位老婆婆看广告的笑话在这里广为流传:老婆婆有天严肃地问儿子,这电视怎么说天天死人呢?儿子不解,后来她指着“丝润,天天丝润”的洗发水广告对儿子说,不是在说“死人,天天死人”吗?大家很快就把这个笑话传遍了村子。这里的孩子在只有一年级的村小毕业后就到镇中心小学住校上学,村小老师必须用双语教学,教学才可能继续。到用汉语教学的中心校,他们的数学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几乎没有能把语文学好的。在村小,他们听到老师点名几乎没有反应,那个汉语符号和他们不是一体的。我看到他们课本上有“地球”这个词,我问他们这是什么,他们用彝语告诉我“就是地,圆溜溜的,我们就在上面住”。 [9] 我住在候家,电视开得较早,除了看新闻,我和外界少有联系。 [10] 和“媒介世界”、“拟态环境”相似而不同,如果说他们主要是指现代传播技术发展而来的媒介产物的话,“传播环境”主要是指一个社区内各种传播方式,包括传播媒介共同构成的,镶嵌于社区中的信息流通结构。 [11] 我曾到村小代替生病的老师上了一次课,班上能听懂汉语的学生是一个常常随母亲赶集的女孩。她在班级上显得非常活跃。 [12] 大多数妇女一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政府传播基础理论研究:概念、渠道和模型

  • 下一篇文章:媒体女性形象塑造与社会变革:《中国妇女》杂志*封面人物形象的实证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传播与他们的世界:关于彝族社区传播的对比调查”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传播与他们的世界:关于彝族社区传播的对比调查”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传播与他们的世界:关于彝族社区传播...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