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传播与他们的世界:关于彝族社区传播的对比调查      ★★★ 【字体: 】  
传播与他们的世界:关于彝族社区传播的对比调查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9:01   点击数:[]    

盟友的标准在于是否支持同一个候选人。 在关于候选人选择标准的访谈中,人们闪烁其辞,这个话题过于敏感。我的报道人杨,曾是草坝子所属的草坝村村长,从1993年到2001年,三年前辞职。他告诉我,草坝子村民选择候选人的标准高度集中在候选人是否和自己有好的人际关系。老年人 [2](占全村18岁以上人口的19.5%)对选谁没有太多的意见,但比较而言他们喜欢有亲和力的候选人,喜欢不嫌弃他们,并乐于和他们喝酒、聊天的人。而年青人和部分中年人倾向于支持朋友,够朋友就支持他。大部分中年人支持家族里的候选人,以保护家族利益。另外,还有非常少的人,主要是受过教育(初中或小学)的中年人,比较关注候选人的工作能力,包括是否能为村务建设做贡献,是否承诺建设交通、电网,引入新的农作物品种等。 我强烈感受到,草坝子村民在选举的问题上,有非常复杂的关系,村子、家族、家庭、个人的利益往往纠缠着村民间各种名目的芥蒂。亲戚也许因为一件家事不和,从而投了朋友的票,或者攀附有势力的人而放弃家族和朋友……单纯的决定性因素很难找到,有时甚至很不起眼的原因(一句无心的话,或者单方面觉得亲戚对自己不够好)就导致家族等重要的因素告吹。 可见,这里看似非理性的选举行为,却充满了村民们自己的逻辑和理性。所以尽管复杂,但可以说基本的人际关系――友好,朋友,亲戚等是草坝子村民建构人际传播和选举“圈子”的重要依据。草坝子最新的社区划分,“当政圈子”和“在野圈子”打破了家族的圈子,“当政圈子”只有两户人家是有亲戚关系的。而“在野圈子”中有“当政圈子”中每一户的亲戚, [3] 用马鹿寨村民的话来说就是“草坝子的人不耿直”。 (2)马鹿寨对候选人能力和空间的偏倚 马鹿寨按照地势,以水池、小山坡、菜园地等为界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马鹿寨和中、下马鹿寨之间隔了一座小山坡,和中马鹿寨的距离大约30分钟步行路程,中下马鹿寨中间隔了一个菜园和水池,路程不过3-5分钟。由于该社人太多,没有进行一一的采访,而是分别选择了上、中、下部分人户。采访发现候选人的能力和空间对选举圈子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两次“海选”的社长都是位于下马鹿寨的安姓年轻人(农专进修生)。在选举中,下马鹿寨的5户人家的意见完全一致,推举属于他们圈子的安姓青年。中马鹿寨有9户,除了一户和安姓青年家有纠纷而投反对的外,其他都选择了安姓青年。而上马鹿寨投反对票的只有李姓人家。可见,大家的意见还是基本一致的。大家认为安姓青年“知识高”(村民原话),又年轻,且承诺要为大家谋福利。安姓并不是这里的大姓,当地的大姓――杨姓是安姓青年的忠实支持者。可见在草坝子重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家族关系等在马鹿寨的选举中并没有相同的地位,而候选人的能力是他们最为关注的。 马鹿寨特殊的空间地理布局也对该社的海选和人际传播的关系有很大的影响。在两次海选中,投反对票的人都是上、中马鹿寨的李姓和肖姓。安姓青年于2002年辞职,社长位置由上马鹿寨李姓中年人担任。在这次替补社长的选择上,上马鹿寨5户人家选择了属于上马鹿寨的李姓人,中马鹿寨的9户当中出现了分裂,杨姓支持自己家族的人。而其他的人户和下马鹿寨的人户一样处于摇摆之中,不知道究竟选择谁。最后,李姓人当选,这种结果加深了上马鹿寨和中、下马鹿寨的分裂。中、下马鹿寨的人有一种边缘化的感觉。杨姓一位老人说,他会不顾一切和李姓社长争夺属于自己的利益,他相信社长无法对他造成任何伤害。 在笔者到访期间,因为住在前任社长安姓青年家中,因此,在采访上马鹿寨和一些当年投反对票人家时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敌意,因为他们把我认为是和安姓青年一个圈子的人。而下马鹿寨的人家到安家串门的频率很高,几乎每天都有。安家杀羊款待我时也请了他们。 可见,在马鹿寨,“选谁当社长”在村民中其实没有太多的分歧,“能力”=“社长”这个抽象的公式得到普遍的认同。虽然人际关系也成为部分村民选举的决定性因素,但比例较少。在第二次补选当中,这个公式同样得到实践,因为没有公认的“能力拥有者”,所以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一个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人在特殊时期(海选社长辞职)当上了社长。草坝子村民说马鹿寨人做买卖时“连角角分分都要争,小气”。这同时也是坚持原则的表现。 为什么两地出现不同的选举标准?这个问题在考察了两地的整个传播状况后才能解决,因此放在结论部分回答。 2、 人际传播情景中的媒介 人际传播有很强的场景性,面对面交流的双方会调动所有感观和符号来进行传播。因此,无法将人际传播涉及到的媒介一一考察,这里就把人际传播的媒介都放在典型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来考察,用民族志的方法来考察人际传播的媒介。 (1)场景:火塘、酒和电 火塘是彝族家庭的一员,人们不知道离开了火塘生活会怎样。很多迁往山下生活的彝人买的是汉人的房子,没有火塘,每当歇息下来,他们竟然不知道可以到哪里坐,而老人们根本不习惯没有火烤的日子,不少老人宁愿独自住回高山的家。 火塘位于堂屋的左上角,一般来说有三根条石立成三角形,也叫“三锅庄”。主客分别坐在左和右两边。火塘是彝族人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交流场所。 而酒是彝族人最喜欢的非生活必需商品,其实,对很多彝族男人来说饭可以不吃,但酒却不能一顿不喝。客人来了不请喝酒是非常不礼貌的,喝了酒话自然就多了。因此,酒又是彝族人交往的重要媒介。 火塘和酒就成为彝族社区当中典型的人际传播场景和媒介。 草坝子:电提高人际传播情景清晰度 延伸交流的时间 减弱交流的深度 草坝子通电后(为了和马鹿寨进行更好的对比选择了没有电视的人家进行考察),火塘和酒的场景变了。 12月彝族年(当地过的是12月9日-11日),傍晚在19点就结束了,家家户户的电灯先先后后亮起来。虽然为了省电,灯光昏暗,但杨家(杨家的男主人是我的报道人,在草坝子时我几乎都和他在一起)整个堂屋仍然显得非常清晰。墙面经过烟火长期的熏烤,呈现出高深矮浅的油黑颜色,土质的地面在由上而下的灯光下显得比以前平整,门外,屋里射出的灯光不到2米就被黑夜吞没。火塘周围的人在灯光和火光的映照下非常清晰。 家庭主妇不时进进出出打点家务,猪食用猪草机砍只需要花十来分钟,而喂过年猪的玉米面用饲料机打半小时就足够一周用了。但煮15头猪的猪食仍然是件耗时费力的事情,从晚上7点半开始煮,大约要到9点半才能熄柴火,要不时去看看火。他们的儿子拿出作业,一会儿做,一会儿若有所思,一会儿加入我们的谈话。 杨家夫妻,他们的儿子,客人(杨妻的兄嫂)还有我,都围坐在火塘边,从19点到22点半(大家休息),杨不太爱喝酒,但是家里仍泡了一大瓶药酒,男人们喝酒。大家的话题一直围绕家庭和家族,包括:谁家的过年猪最肥,过几天是否应该做萝卜酸菜,女主人放丢的羊现在在哪里,明天谁放羊,儿子的语文成绩差,明天要到候家(女主人的父兄家)看电视(20点到21点半浙江卫视播放的电视剧《独行侍卫》),拜年。 马鹿寨:“火塘+酒”的传播情景具有的低清晰度成就深度交流 因为海拔高些,太阳落下的地方是平整的高山草甸,比草坝子马鹿寨的天黑略晚些,大约19点半月亮和星星出现,彝族年过后,天气变得更冷、更干,下马鹿寨安家火塘的火在冬天几乎是终日不灭。18点半吃过晚饭,女主人收拾停当,大家――安家夫妇,婆婆,曾任社长的小儿子,耳朵失聪的小孙子,客人(安妻的弟妹二人,也就是草坝子杨妻的兄嫂)和我围坐在火塘边。因为没有电,猪食都是安妻和婆婆在凌晨5、6点,天刚有点亮色就起来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政府传播基础理论研究:概念、渠道和模型

  • 下一篇文章:媒体女性形象塑造与社会变革:《中国妇女》杂志*封面人物形象的实证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传播与他们的世界:关于彝族社区传播的对比调查”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传播与他们的世界:关于彝族社区传播的对比调查”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传播与他们的世界:关于彝族社区传播...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