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文评史评
   “性”的扭曲与“人”的异化——论王小波小说的“性叙事”在主体建构中的意义      ★★★ 【字体: 】  
“性”的扭曲与“人”的异化——论王小波小说的“性叙事”在主体建构中的意义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1 20:44:28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王小波小说中的“性叙事”在主体建构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人”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性”的困境,所以,“性”的突围轨迹也成为“人”的自主意识和抗争意识凝聚迸发的标识。“性”的扭曲力量主要来自政治意识形态对“性”的渗透、淆乱与改写,作为意识形态掌控的“统配资源”,“性感”与“快感”失去了其“自性特征”,怪诞的“性相”与主体的沦丧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王小波的小说呈现了“性本体”与“性主体”双双异化的现实,并将“人”的救赎与“性”的解困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王小波;性叙事;性本体;异化;主体建构

中图分类号:1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33(2010)01-0042-09

众所周知,“性叙事”在王小波的小说创作中占有相当的篇幅,具有极为丰富、复杂的寓意,也成为论者关注和探究的一个焦点。正如很多人所指出的,王小波的“性描写”与中国文学传统颇多殊异之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这一传统的有意“冒犯”,一些见解很具启迪价值,比如,李银河立足于深厚的社会学研究的理论知识和调查实践,将“王小波笔下的性”分为“常态的性”和“变态的性”,而以往的关于性的文学表现和对这种表现边界的意识形态以及道德的规约是十分森严的,王小波不仅将大量的变态性描写组织进文本,而且大大拓宽、改写了“常态的性”,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突破和颠覆意义。再比如,夏伟的《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与性象征》,将包括性关系、性行为等在内的性的总体呈现视为一种特殊的身体语言,并揭示了它的象征意义及对小说意蕴不可替代的增殖作用。以“性”为核心,经由“刑罚”的中介,折射出“权力”加诸于人的暴力戕害,是张伯存的《躯体、刑罚、权力、性——王小波小说一解》的主要观点。本文以王小波的“性叙事”为核心观照对象,试图揭示蕴蓄其间的异常深邃和“怪诞”的人性真相,并分析与性观念、性描写的内容以及对性的描写方式等“符码”相关的多重意义,特别是它在主体建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作用。

在王小波的笔下,“性”常常被设置为故事的发端、矛盾的症结、冲突的焦点以及演化的动力、贯穿的线索,等等,是小说情节的滥觞和结穴之处。比如,《黄金时代》围绕着“破鞋”事件展开一段既真实又荒诞的历史乐章,同时又是男女主人公悲欣交集的命运协奏。《革命时期的爱情》中王二的霉运缘于男厕所里一幅粗劣、简陋的女性裸体画,那个“毛扎扎”的器官刺激了男人的色情想象,也伤害了自认为是画像原型的老鲁的尊严,她所爆发出的澎湃持久的愤怒,使被误认的作画者王二长期陷于躲避惩罚的“逃亡”窘境。《我的阴阳两界》中阴阳两界以及王二命运的“分界点”恰以“阳痿”之病的有无为标志,性器的软硬状态直接连通着对立和倒置的两种人生际遇。《似水柔情》和《东宫·西宫》中阿兰的受虐、受辱源于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同性恋的道德歧视和围剿惩罚。《万寿寺》中用篾条将龟头吊起是身处亚热带的薛嵩惯常的装束造型,被约束的性器是其内在的文化禁忌的一种直观显豁的标志,同时,他的三个性对象——老妓女、小妓女和红线——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进取方向,即,追求“建功立业”的节度使薛嵩和追求爱与美的“能工巧匠”薛嵩。与薛嵩的自我约束相反,《红拂夜奔》中李靖的“裸露”和《寻找无双》中王仙客的“坦呈”则遭遇了女人们的咒骂、追打以及以“铁裤裆”宣示的对性侵犯的严密防范。总之,在王小波的笔下,“人”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性”的困境,所以,“性”的突围轨迹也成为“人”的自主意识和抗争意识凝聚迸发的。

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一脉相承的“非性”和“无性”的因子造成了对性欲的镇压和框限,这在王小波的笔下呈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对身体的本能欲望和意志的自主愿望实施打压的“锤骗术”,一是通过意识形态教条等的刺激和灌输,使“性”经由被改造的主体,或背离主体的意愿,成为权力掌控的资源。两者都导致“性本体”和“性主体”的变形和异化,性欲的停滞、逆退、扭曲等病态和怪诞的性相,标志着主体被设置、被改写的状态和程度。

一、政治意识形态对“性”的渗透、淆乱与改写

在青春期这一主体人格建构的关键时期,性欲萌动由于受到特定文化和历史境遇的强力挤压和规训,造成了人格的“童稚化”和以压抑为主的“移情”以及虚幻的革命升华,这在《革命时期的爱情》中的几个人物——毡巴、王二、X海鹰——身上有鲜明体现,他们的经历展现了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表里结合、共同塑造禁欲时代青春期男女的性欲和爱欲的事实,特别呈现了性欲与爱欲是如何被遮蔽(压抑)、转移(无视)和误导的。“里比多”被强大的内化的道德禁令和革命理想所镇压、收编、改写、征用,得不到有效的疏导,亦找不到正常的实现渠道,直接造成了人物性格和人格的扭曲、异化,大多数人完全认同并沉浸于以“宏大叙事”呈现的集体事业,对这种身心被束缚、控制的真实境况缺乏自觉和有效的解脱之策。在《革命时期的爱情》的《序》中,王小波将之界定为“一本关于性爱的书”,“性爱受到了自身力量的推动,但自发地做一件事在有的时候是不许可的,这就使事情变得非常复杂。”王小波力图写出它的“复杂”,以“性”的本体扭曲(不健全和不自由)呈现“性主体”的异化和受控状态,政治意识形态对“性”的渗透、淆乱与改写具体表现为“毡巴”的“童稚化”、王二的“不能为人”和“不愿为人”以及X海鹰对性爱的“革命化”想象。

           

“童稚化”倾向在“毡巴”身上暴露无遗,他的这一外号直接源于性蒙昧和性无知,由于青春期正常的身心发育在“性”这一暧昧敏感的区域裹足不前,他从外形到心理和精神气质都散发出浓重的“幼稚”和“纯洁”的气息,作者这样为他画像:“毡巴这家伙长得白白净净的,虽然比我高半头,但是一点力气也没有。眼睛大得像蜻蜒,溜肩膀,漏斗胸,嗓音虽然低沉,却是个娘娘腔。他的男根是童稚型,包茎。”“假如让我画出毡巴,我就把他画成个不足月胎儿的模样,寿星老一样的额头,老鲇鱼一样的眼睛,睁不开,也闭不上,脖子上还有一块像腮一样的东西。手和脚的样子像青蛙,而且拳在一起伸不开。他的整个身子团在一起,还有一条尾巴,裹在一层透明的膜里。”这里凸显的是一个身体发育迟缓并导致和伴随心理、情感、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滞后的典型形象,童稚化、女性化是其主要特征,就身体而言,缺乏阳刚之气和攻击力;就心理和人格而言,缺乏自我建构和组织能力。青春期的自我压缩的鸵鸟式反应助长了恐惧和依赖的心理,极易接受外部力量的摆布,并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商山四皓汉初事迹述论

  • 下一篇文章:曹丕《典论·论文》中“文气说”的审美体征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性”的扭曲与“人”的异化——论王小波小说的“性叙事”在主体建构中的意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性”的扭曲与“人”的异化——论王小波小说的“性叙事”在主体建构中的意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话语标记的意义及其功能
  • ››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某,亦...
  • ››方位成分语义指向分析
  •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
  • ››“虹”与《彩虹几度》
  • ››梁宗岱与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
  • ››论王蒙的《红楼梦》研究对文学批评...
  • ››张恨水笔下的重庆形象
  • ››陈铨研究综述
  • ››奇幻文学的叙事时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