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同时,两位伟人毕竟处在不同的时代,他们的个人气质、理论修养、实践经历及所积累的经验有很大的差别,这决定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看法也存在着重大的差别。从列宁和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思想发展历程看,列宁基本上经历了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过程:第一次否定是从总体上来看的,第一次肯定是在十月革命前后针对俄国国情而言的,第二次否定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时期提出的,第二次肯定是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后逐步形成的;而毛泽东基本上经历了否定—肯定—再否定的过程:第一次否定也是从总体上而言的,第一次肯定是新民主主义时期针对中国国情提出的,第二次否定是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依据苏联模式提出的。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毛泽东提出了“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有了第二次肯定的萌芽,但这次萌芽并没有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从两人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可知,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反复的根本原因在于是否允许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践表明,是否允许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不应从主观的愿望出发,而应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源:778论文在线 www.qiqi8.com 总之,列宁和毛泽东根据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提出的许多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当代,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是很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5]毛泽东书信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6]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