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核心,也指人的最高德行:仁——爱。爱惜一切,珍惜一切自然的、经自然创造出的人文的事物。“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篇》,这之所以是美德,体现仁的德行,其中包含爱惜自然资源,能源的意识。尚俭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尊重。当吉尼斯世界记录出现世界最大皮鞋,多少人吃了多少顿饭,超大汉堡,巨大的酒杯,都是对资源的浪费,人们迷失在占有多少才是限度,真正的快乐需要增加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 亨利-梭罗在《凡尔登湖》中,以自然科学家的理性,文学家的诗意,思想家的逻辑,在湖畔,山林,木屋观察四季的变化,倾听风雨波涛,感受大地的恩惠。大自然的无与伦比的美的睿智,使梭罗自身融入到博大精深的大自然中,成为“绿叶和滋养植物的泥土的一部分”,由衷的感到什么都不能使生活成为一种负担。太阳,风雨,林中鸟兽,湖中鱼虾,它们永远地为人们提供健康与快乐。工业文明在逼近森林的时候,“虽然文明在不断地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但它却没有同时改善住在房子里面的人。”于是,我们在用代价或金钱来购买新鲜的空气,净水,自然之声。“你要欣赏大地,而不是拥有大地”,这又是对人占有目的的尖锐批判,他主张生活简化,要有崇高的生活目标,可以看到,中西方的环境伦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相互照应着。 当我们在自然保护者的镜头下看到无数与人类相异的生灵,是飞行的,奔跑的,遨游的,五彩缤纷的,溢趣横生的。心中对自然造物的崇敬,对自然博大的赞美,由此作为自然一部分而感到幸福无比。 当我们在发展中征服了小昆虫,从自然的元素中提取了有毒的物品,迫使昆虫少来侵害粮食作物,却又使它们进化的更加厉害,如今却极力呼吁绿色食品,以保证自己的健康不会更坏。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不仅伤害了自然的生灵,还伤害了自己。 当我们告别了自制的竹篮买菜购物,而成批成量的使用含有增塑剂的材料和食品包装,这些对人体对自然都有巨大伤害的污染,都在影响人的健康与发展方向。人类在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时,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受到显性的与隐性的伤害,以及给自然带去的伤害,都是人类的双手制造出的文明与不文明。因此追求人类共同的未来与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和谐,让人在自然中寻求幸福感,应是人为之真,善,美统一的崇高目标。这种状态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不错,但却不能因为它措手不及便高高悬挂之,而应是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努力付出行动的。我们不能总在说理想社会将会怎么样,而应是用那种标准维持自己的行为。
参考书目: 亨利-梭罗 :《凡尔登湖》.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伊壁鸠鲁、卢克来修 :《自然与快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卢梭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 蒙培元 :《人与自然》. 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P [align='center'] [/align]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