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达到“义”的零散的步骤,并没有做整体的解释和指向。直到中庸的“以诚明善”才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勉强给善下了一个定义,但是这时的定义早已给统治阶级的意志武装,为儒家走向话语的霸主地位埋上重要一笔,也为中国走更长的封建社会设置了一根导线。职称论文网http://www.zclunwen.com 3.从社会形态和认识程度上对西哲的评价。社会形态上,从古希腊的奴隶主义原始民主到中世纪神权统治下的思想禁锢,善都是建立字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基础上。善在资本主义主要体现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到强权主义,中心为财产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认识程度上,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形上学到培根的客观唯心主义,善是一种完全的原始公利到私利,再到赤裸的拜金主义,也有列宁建立在“真”的的基础上的一种实践活动 4.“善”在全球化的激烈冲击下成为一种价值观。善是人们在道德规范原则的约束而产生的行为和事件的伦理价值属性,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而法治与社会不可能同时进步情况下的一种潜在约束,成为人们追求最高生活目标的指导。新世纪的中国,善在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指导思想下形成了真、善、美全面发展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一种可取的正向价值。大部分的“善”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要求和发展而建立在客观外部事物基础上实现的,过程中得到美的陶冶。 (二)对善的定义的几点看法 善是最一般的道德概念之一和最重要的伦理学范畴之一。人们通过善的概念建构反映出自己最普遍的利益、意向、心愿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它们是在这里都表现为应当是“真”的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抽象的道德观念。鉴于这种价值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提出以下观点:善具有民族性。这里面包含世界与民族或地区的共性与个性,因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必然有自己的文化观,当然也有自己的“善”的价值取向;善具有时代性。一个时代无论它的文化有多先进,在意识形态上总有统治阶级的烙印,可喜的是这种意识总在向前发展,或者说是人文性在逐渐加强;善应有个体的意识。个体的阅历储备和客观在主观的反映不同,所体现出的个性形态也不一样。
【参考文献】 [1]十善和善心所法[Z]. 甘肃兰州书局,2001,(11). [2]唐小蓉,陈昌文. 《古兰经》:伊斯兰教的精神世界与行为导向[J]. 新疆社会科学,2006,(05). [3][4][5]谢文郁. 寻找善的定义:“义利之辨”和“因信称义”[J].世界哲学,2005,(4). [6]Plato:The Collected Dialogu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Princeton. [7]邱耕田. 发展伦理学是关于发展善的问题[J]. 学习与探索,2004,(3).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