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哲学类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析论——以义和团运动为线索      ★★★ 【字体: 】  
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析论——以义和团运动为线索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20:54   点击数:[]    

离故乡,在天的另一边的厄里达诺斯河收容了他,洗净了他余烟未息的脸。



法厄同惨遭杀之祸,不是因为他只是一个孩子,而是因为他不相信自己只是一个孩子,和法厄同一样骄傲的固执的人类也在公元十四世纪「兴高采烈地握住」了「近代文明」这根疆绳,开始了征服宇宙的漫漫长征。法力无边的「理性」将引领着人类在「此岸世界」建成「千年王国」这一新时代的迷信就像癌细胞一样从意大利半岛扩散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天性啊,人永远想办到「自己的力气和年纪都办不到」的事。早在童年时代,人类就已经「洞悉」了包括宇宙的起源在内的所有的奥秘;也只有当它确信自己全知全能的时候,人才能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由于能力远不能匹配膨胀的欲望,这支统治地球二、三百万年的有生世界「黄金贵族」也像可怜的法厄同一样正在一步一步地临近它的「厄里达诺斯河」。



即将来临的二十世纪将是人类在生存和信念之间作出最后抉择的世纪。不是人类的文明克服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逐渐统治世界的人本主义哲学,并将它丢进历史的垃圾堆;就是这一从头到脚都在流脓的哲学克服了人类文明,将文明连同它的载体一起送进坟墓。柔弱是生命的徵象,而僵硬则是死亡的朕兆――最可畏惧的就是在应当畏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畏惧为何物。对于向下一个世纪迈进的人类来说,没有比彻底变革已经病入膏肓的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更为急迫的任务了。持续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的结束为我们带来了缔造持久和平的一个机会,精疲力竭的世界在呼唤者和平。作为这一回合权力斗争的最大赢家,「文明世界」也像鸽子一样不时地咕咕着它的「和平新倡仪」,似乎比所有的民族都更关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就像磨刀霍霍的屠夫念诵「南无」,从和平的刽子手那里发出的「和平」的呼吁亵渎了「和平」这个最圣洁的词汇。「文明世界」要的是什么样的「和平」?它的「和平」的只能是在权力的天平上增减砝码平衡出来的「和平」,只能是肆无忌惮地伤害邻人而不遭报复的「和平」。这样的「和平」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再过一万年都不会有的。「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律条,比尘世的律条更高的律条。「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注五二),负债累累的国家要想躲过二十世纪的「义和团运动」,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一些。



已经让冷酷刻薄的达尔文主义腐蚀了灵魂的世界永远也不会明白,以实现邪恶的意志为旨归的「国家权力」是毫无憑依的空中楼阁,因为主宰的奴婢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建筑在人类的饕餮之性之上的「国家利益」不过是制造廉价的欣快感的可卡因和安非他命,正是在这欣快感的牵引下,国际社会正步履蹒跚地走向「地狱之门」。和寥廓的宇宙相比,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永远都是微不足道的。对人来说,真实的善不是成为宇宙的主宰,而是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天降災殃杀不仁,不仁人杀不仁人;不仁人杀何时了,自有仁人杀不仁。(注五三)



游身于震怖人心的「死亡游戏」之外,永远把握着命运航船的方向舵,这纔是最根本的权力。



善者善恶者恶,善恶分明七月半;安者安乱者乱,安乱之时自然见。(注五四)



在道义帐薄上努力减少一些赤字,增加一些黑字,真正的利益就写在这帐簿上面。



“……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允怀多福。”(注五五)和平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赠赐――当它成为蓝天白云底下的真实状态之前,就首先作为一种静谧肃穆的氛围存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就像微风拂过水面泛起一层涟漪,「求仁得仁」,作为对人类敬畏之心的酬答,上天也就将「和平」这最珍贵的礼品慷慨地赐予芸芸众生。只有当「忧德之不建而不患力之不足」(注五六)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的时候,我们纔能架构一个公正的以和平为旨归的国家关系体系;也只有架构一个公正的以和平为旨归的国家关系体系,我们的子孙后代和我们伟大的文明纔能在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继续繁衍下去。



 



注 释:



注一:指引起动物有机体反应的最低刺激强度。



注二:各种政治行为体(主要指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



注三: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其中发挥影响的政治实体。



注四:君主独裁的政权形式。专制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依靠庞大的军事官僚机器维持其统治。



注五:又名:「等级代表君主制」。中世纪欧洲王权借助等级代表机构实行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注六:见T.L舒曼《国际政治》,第四版,马克劳·希尔书店一九四八年,第七四页。



注七:见《一千零一夜》:〈渔夫和魔鬼的故事〉。



注八:《尚书·禹贡》。



注九:《尚书·酒诰》。



注一○: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八·一○·三。



注一一:胡厚宣《战后京津新获甲骨录》五三0。



注十二:郭沫若《卜辞通纂》四五三。



注一三:《左传·襄公四年》。



注一四:《史记·宋微子世家》



注一五:《诗·小雅·大明》。



注一六:《国语·周语》,〈祭公谏征犬戎〉。



注一七:恩格斯《反杜林论》引论,《马恩选集》第三卷。



注一八:十一世纪末叶,法兰克里亚王朝皇帝亨利四世公开对抗教皇。一○七六年二月教皇宣布开除亨利教籍。亨利被迫于一○七七年一月至教皇驻地卡诺落表示忏悔。史称「卡诺莎晉见」。



注一九:一三○九年,法王腓力四世将教廷从罗马迁至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开始了所谓教皇成为「阿维农之囚」时代(一三○九――一三七八)。



注二○:《礼记·曲礼上》。



注二一:一种流传于中国南方的曲艺。有说有唱。以三弦伴奏。此指唱弹词的底本。



注二二:盛行于清代的一种曲艺。由鼓词派生。满族八旗子弟所创。此指子弟书的底本。



注二三:吠陀(Veda)描述雅利安人征服印度的情形:天帝Indra毁坏了敌人的城堡,解放牲畜,他们释放河流(指破坏堤坝、引水渠等工程)。而其传统的说法则是释放宇宙本性的自由。



注二四:指大扩张时期的蒙古人。见(伊)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



注二五:马克思《鸦片贸易史》、《马恩选集》第二卷。



注二六:见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



注二七:同注二六。



注二八:同注二六。



注二九:传教士郭实腊言:「上帝的荣光必在中国显现」。《中国丛报》一八三二年八月,第一四○页。



注三○: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三,第六二页。



注三一:同注三十。



注三二:陈寅恪《王国维挽词》。



注三三:李超琼《庚子传信录》,见《义和团史料》上册第二○七――二○八页。



注三四: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注三五:「某仙师乩语」,见黄曾源《义和团事实》诗注。



注三七: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



注三八:《老子》七十七章作「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注三九:见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注四○:「云游道人诗」,见孙敬:《义和团揭贴》,《近代史资料》一九五七年第一期, 第一六页。



注四一:「津城土地尊乩语」,见王火选辑《义和团杂记》,《近代史资料》一九五七年第一期,



注四二:「乩语」,寄生编《庚子荓峰录》下卷。



注四三:白莲教以为世界分为青阳、红阳、白阳三期。红阳期末将出现最后一次大劫。无生老母派弥勒佛下凡,大开普渡,遍杀恶孽。



注四四:「朱红灯乩语」,见李杕《拳匪祸教记》,第三四六页。



注四五:《老子》七十二章。



注四六:米·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第一七三页。



注四七: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一九六八年二月十二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共十一条。



注四八:罗惇 《庚子国变记》,见《清代野史》,第三八页。



注五○:Jules Verne (1828-1905),法国幻想小说作家。著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等。



注五一:见杨周翰译《变形记》第二章、一-三二八:〈法厄同驾日神车的故事〉。



注五二:《论语·八佾》。



注五三:「关帝圣君乩语」,孙敬《义和团揭贴》。《近代史资料》第一期,第一六页。



注五四:「庚子六月乩语」,同上。



注五五:《诗·小雅·大明》。



注五六:《国语·晉语》「叔向贺贫」作「忧德之不建而不患货之不足」。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什么是视觉文化?

  • 下一篇文章:关于中国本土化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沉思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析论——以义和团运动为线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析论——以义和团运动为线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
  • ››本我、自我、超我与道德建设 张倩
  • ››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的理论综述
  • ››风险概念的哲学理念分析
  • ››生态现代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基督教与中国地方社会的发展
  •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 ››刘基与道家道教的关联分析
  • ››佛教艺术名物的发展分析
  •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
  • ››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析论——以义和团...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