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哲学类
   耶穌會上與哥白尼學說在華的傳播      ★★★ 【字体: 】  
耶穌會上與哥白尼學說在華的傳播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20:26   点击数:[]    

華耶穌會士仇視和害怕哥白尼學說



根據這個思路,某些學者認定,耶穌會士必定阻撓中國人接受哥白尼學說。



  其實,來華耶穌會士在對待哥白尼學說的態度上,並不像有些人士想當然所臆斷的那樣,和審判伽利略時的羅馬教廷完全一致。早期來華耶穌會士中,至少有三位與在中國傳播哥白尼學說有關19:



  第一位是卜彌格(Michael Boym)。他在1646年將一套開普勒編的《魯道夫星表》(Rudolphine Tables)轉送到北京(《北堂書目第1902號》),熱情稱讚此書「在計算日全蝕、偏食和天體運動方面是獨一無二的、最好的」20。該書是開普勒違背了第谷的意願而按照哥白尼體系編成的,其中大量採用了第谷的觀測成果,是當時最好的星表。



  第二位是穆尼閣(Nicholas Smogulecki)。他曾在南京傳播哥白尼學說。這件事在國內不少讀物中還被編造成繪聲繪色的故事,流傳甚廣。



  第三位是祁維材(Wenceslaus Kirwitzer)。他「肯定是一個哥白尼主義者」21,可惜在1626年短命而亡。



  上述三人都是耶穌會士,而且發生的事又都在羅馬教廷「訓誡」伽利略並頒布包括《天體運行論》在內的《禁書目錄》(1616)之後。穆尼閣傳播哥白尼學說更在教廷審判伽利略(1632)之後。這足以證明來華耶穌會士中在此問題上並不是與教廷完全一致的。



  此外,布拉德萊在1728年發現光行差,成為對日心地動學說的有力證據,教廷在1757年取消了對哥白尼學說的禁令,於是法國傳教士蔣友仁在1760年藉向乾隆帝獻《坤輿全圖》之機,介紹了哥白尼學說。在了解了以上歷史背景後,我們再回到本文議題。



甲 《崇禎曆書》對哥白尼學說的介紹和評價



  我們再來看參與修撰《崇禎曆書》的幾位耶穌會士對哥白尼學說的態度。



  參加這一工作的耶穌會士共有湯若望、鄧玉函、龍華民(Nicolaus Longobardi)、羅雅谷(Jacobus Rho)四人。清軍入關後,湯若望將《崇禎曆書》略加增刪改動,呈獻清廷,以《西洋新法曆書》之名頒行。故此書之最後刪訂者為湯若望。



  《天體運行論》是修撰《崇禎曆書》時最重要的參考書之一22。湯若望等人大量引用《天體運行論》中的材料,共計譯用了原書的11章,引用了哥白尼所作27項觀測記錄中的17項23。更重要的是,他們還介紹和述評了哥白尼在天文學史上的地位及《天體運行論》的內容。這時哥白尼學說問世還不到一個世紀,耶穌會士在遠東對此所發表的述評,無疑是天文學史上的珍貴史料,有必要特別提出來討論。



  《西洋新法曆書.新法曆引》中云:



茲惟新法,悉本之西洋治曆名家曰多祿某(按即托勒密)、曰亞而封所(按即Alfonso X24)、曰歌白泥(按即哥白尼)、曰第穀(按即第谷)四人者。蓋西國之於曆學,師傳曹習,人自為家,而是四家者,首為後學之所推重,著述既繁,測驗益密,立法致用,俱臻至極。



這裏將哥白尼列為四大名家之一,給以很高的評價,而且指出他的學說已經成為歐洲最有影響的幾家天文學說之一。這樣的判斷是實事求是、恰如其分的。所謂「俱臻至極」,當然是指四家在各自的時代臻於至極,這也是符合實際情況的。《西洋新法曆書.曆法西傳》中云:「有歌白泥驗多祿某法雖全備,微欠曉明,乃別作新圖,著書六卷。」接著依次簡述了《天體運行論》六卷的大致內容。這裏雖未談到日心說,但是:一、指出了托勒密體系「微欠曉明」,有不及日心說之處。二、指出了哥白尼有一個新的宇宙體系,即「別作新圖」(按照《西洋新法曆書》體例,各宇宙體系皆謂之「圖」)。三、指出了日心說所在的《天體運行論》,即「著書六卷」。《西洋新法曆書.五緯曆指一》中則直接介紹了日心地動說中的重要內容:



今在地面以上見諸星左行,亦非星之本行,蓋星無晝夜一周之行,而地及氣火通為一球自西徂東,日一周耳。如人行船,見岸樹等,不覺己行而覺岸行;地以上人見諸星之西行,理亦如此。是則以地之一行免天上之多行,以地之小周免天上之大周也。



這段話幾乎就是直接譯自《天體運行論》第一卷第八章25,用地球自轉來說明天球的周日視運動。這是日心地動學說中的重要內容,很值得注意,儘管隨後作者表示他們贊同的是另一種解釋26。



  《西洋新法曆書》是由湯若望定稿的,時間在1645年,已在教廷宣布《天體運行論》為禁書和審判伽利略之後。作為一個耶穌會士,他能夠這樣介紹和評述哥白尼以及《天體運行論》,已屬難能可貴。他和另外三位耶穌會士在《崇禎曆書》中大量譯用《天體運行論》中的內容,也同樣是值得稱道的。



乙 來華耶穌會士是否進行了阻撓?



  現在我們可以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來討論這個問題了:來華耶穌會士是否曾阻撓中國人接受哥白尼學說?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要是湯若望等人真的像某些人想當然的那樣對哥白尼學說「恨得要死,怕得要命」,那他們完全可以在《崇禎曆書》中絕口不提哥白尼學說,為何要既介紹其人,又介紹其書及地動學說?引用哥白尼的觀測記錄,即使從技術角度來說有其必要,那也完全可以不提他的著作和「新圖」,更無必要將他列為四大名家之一,使之可以與托勒密和第谷分庭抗禮。而且,在一百多卷的《崇禎曆書》和《西洋新法曆書》中,除了上述「實非正解」,再沒有一句否定哥白尼學說的話。



  所以,我們可以很有把握地指出,湯若望等來華耶穌會士不僅沒有阻撓中國人接受哥白尼學說,相反還向中國人介紹了這一學說的某些重要部分,給了這一學說很高評價,對中國人了解、接受這一學說起了促進作用──儘管在程度上還是有限的。而且,在對待哥白尼學說的態度上,來華耶穌會士和羅馬教廷並非完全一致。



丙 第谷體系在客觀上是否能產生阻撓作用?



  第谷體系當然不是他閉門造車杜撰出來的,而是他根據多年的天文觀測──他的觀測精度冠絕當時──精心構造的。這一體系力求能夠解釋以往所有的實測天象,又能通過數學演繹預言未來天象,並且能夠經得起實測檢驗。事實上,托勒密、哥白尼、第谷、開普勒乃至牛頓的體系全都是根據上述原則構造。而且,這一原則依舊指導著今天的天文學。今天的天文學,其基本方法仍是通過實測建立模型──在古希臘是幾何的,牛頓以後則是物理的;也不限於宇宙模型,比如還有恆星演化模型等。然後用這模型演繹出未來天象,再以實測檢驗之。合則暫時認為模型成功,不合則修改模型,如此重複不已,直至成功。當代著名天文學家丹容(A. Danjon)對此說得非常透徹27:



  自古希臘的希巴恰斯以來兩千多年,天文學的方法並沒有甚麼改變。



不少人認為,耶穌會士在中國傳播的是「托勒密和第谷的唯心主義體系」28,或「托勒密的神學體系」29,這至少是人云亦云的說法,源於對天文學及其歷史的無知。



  這裏涉及中西天文學傳統中的兩個重大差異。



  首先是對天象的描述方法。中國自古使用代數學方法,通過近似公式──在本質上與巴比倫的周期公式相同──去描述天體運動。西方則至少從古希臘的歐多克斯(Eudoxus)、希巴恰斯、托勒密以下,一脈相承,都用幾何模型方法。證明這兩種方法的優劣不是本文的任務(儘管結論是顯而易見的,畢竟中國傳統方法未能產生出現代天文學),但從《崇禎曆書》修成以後,幾何模型方法──即所謂西法──確實風靡了中國天文學界。中國學者認為西法的一個重要優越性,是可以提供對天象的解釋,而這種解釋是中國傳統方法所不能提供的。對此,李之藻1613年在向朝廷推薦耶穌會士時說得非常明白30:



其所論天文曆數,有中國昔賢所未及者。不徒論其度數,又能明其所以然之理。



而明顯的事實是,這種用幾何模型描述天象的方法,在托勒密、哥白尼、第谷等人手裏沒有任何區別。因此從方法上來說,第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真实的神话

  • 下一篇文章:走出道德困境建设新华伦理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耶穌會上與哥白尼學說在華的傳播”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耶穌會上與哥白尼學說在華的傳播”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
  • ››本我、自我、超我与道德建设 张倩
  • ››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的理论综述
  • ››风险概念的哲学理念分析
  • ››生态现代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基督教与中国地方社会的发展
  •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 ››刘基与道家道教的关联分析
  • ››佛教艺术名物的发展分析
  •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
  • ››耶穌會上與哥白尼學說在華的傳播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