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
   中国直选制度发展的战略构想      ★★★ 【字体: 】  
中国直选制度发展的战略构想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31:31   点击数:[]    

20] 但经济发展势头很好。据统计,2000年重庆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全国水平高0.5个百分点。 [21] 所以我们主张在城市优先中直辖市更优先。直辖市下的农村地区也比其它一般的农村地区要发达,且其选民如今一般没有直选地级市人大代表的任务,所以也可被允许在这次选举中直接选举直辖市人大代表。这可为其它地区以后组织城市和农村选民直选省级人大代表提供经验。只是重庆市所辖的农村地区相对较落后,可以暂缓直选重庆市人大代表,但也可以当即实行,为将来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推行省级直选提供更有价值的经验。

  应当注意的是,一旦实施上述步骤,选民就要在一年之中既选县或区人大代表,又选地级市或直辖市人大代表。如果分别举行选举,就会给选民造成麻烦,也给选举的组织与管理增加难度。因此,我们主张,各地可将区、县或县级市与地级市或直辖市两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合为一次进行。只是选民在选举时要投两张选票,一张选县级人大代表,另一张选地级市或直辖市级人大代表。这会给选民增加一点难度,但是只要做好组织工作,选民就可以投好票。

  第二步:可先让城镇选民直选省级人大代表。这时省级人大代表中的一部分由城市选民直接选出,另一部分仍由农村选民选出的那些地级市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在城市地区,可让区县或县级市和地级市两级直选合并进行,省级直选稍后进行。

  我们曾主张,中国城镇与农村近期可以实现省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除了前面提到的原因以外还在于,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一级平均人口为3750万左右,平均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这大体相当于英国等中等国家的规模。若按单名制和人口标准划分选区,每选区人口大致为9万左右,选区规模也与英国等国家的选区相当。这就是说,近期省级直选制的推行在空域与人口规模上是完全可行的。 [22] 现在则考虑到农村选民的实际政治素质毕竟比城市选民相对较低,他们刚刚熟悉市级直选,恐怕难以马上适应省级代表的直选,因而第二步战略就暂不把省级代表的直选权赋予农村选民。

  城镇选民可以直选省级人大代表。依照现行选举法的规定,城乡一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为1:4(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来这一比例应该逐步降低至1:1),省级人大代表的一部分就将由城镇选民直接选出,另一部分则仍由地级市人大代表间接选出,但并不是由所有的地级市人大代表直接选出,而只能由各地级市人大中那些原由农村选民直接选出的代表选举产生,这是保证农村选民相对平等代表权的必要制度。

  城镇选民一旦拥有直接选举省级人大代表的权利后,就会出现省、地级市和区县或县级市三级直选同时到来的问题。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也为了减少一次选举中选民负担过重的问题,还因为省人大农村代表的选举必须在各地市人大农村代表选出后才能进行,我们建议,仍将地级市和区县或县级市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合并进行,而将省级人大代表的直选安排在市、县级直选之后,两者相隔最短大致半年左右,以免选民产生厌烦情绪。

  第三步:农村选民也可直选省级人大代表,这样,省级人大代表就可全部实行直接选举。同时,直辖市选民可以直接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此时可考虑,在直辖市,区、县或县级市与直辖市两级直选要合并进行,全国人大代表的直选稍后进行。其它地区,县级直选和地级市直选依旧合并进行,省级直选稍后举行。

  2010年后,中国将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区发展差距大大缩小,城乡建设有很大发展,初步建立起规模、结构和布局均合理的城镇体系。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将登上一个新台阶,商业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显着增加,农村将全面实现小康水平。 [23] 再加上农村选民已参加两届地级市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直辖市已组织了两届直辖市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城镇也已组织过一届省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因此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里赋予广大农村选民以省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权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届时,中国的直辖市将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如北京市2010年的总目标就是使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首都城市的水平;按1995年的价格计算,2010年北京的GDP将达5400亿元,人均GDP将达43600元(约5000多美元);三大产业的比重将为2.7 :34.2 :63.1. [24] 至此,直辖市级直选已进行两届,直辖市完全有条件率先实现直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目标。

  第四步:可让一般城镇选民直接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另外的全国人大代表仍由各省和自治区人大原由农村选出的代表选举产生。

  经过两度直选省级人大代表后,城镇选民便可直选全国人大代表。那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这样,全国人大中大多数代表将由直选产生,只有少部分代表仍由各省、自治区人大中的农村代表选举产生。这样可考虑仍将县级与地市级直选合并举行,在农村地区,省级直选仍稍后举行,而在城镇地区可将省和全国人大代表的直选合并举行。

  第五步:农村选民也可直接选出全国人大代表。

  关于202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中国不少经济学家充满信心。如卫兴华曾指出,中国已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只要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到2020年,人均GNP有可能达到4000美元,如果到2030年再翻一番,就可达到8000美元,远远超过原定下个世纪中叶才达到的人均5000美元的目标。 [25] 也许上述估计过于乐观。即便保守一点预计,2010年后,中国的经济如果不能以8%左右的速度增加,而是以7%的速度递增,到2022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基本上能达到3500美元左右。再过1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基本达到人均5000美元的目标。

  在第三章中我们曾提到,一些经验研究证明,人均GNP在1600-3500美元之间的民主制国家很可能不稳定,但3500美元以上则会趋于稳定,5000美元以上,通常会非常稳定。因此,此时,普遍推行全国人大代表直选制的条件应该是基本具备的。何况到21世纪20-30年代,那时的农村人口可能仅占总人口的很少一部分,文化素质又有更大的提高,并且农村也已两度直选省级人大代表,完全能适应全国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

  此后,就可统一考虑将区县或县级市和地级市两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合并举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两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也合并进行,而且最好两种合并的选举应分在不同的年度进行。

  从上述步骤中,人们也许看到了加快中国直选制发展的一线希望。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直选制的发展实在太复杂,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具体地探究一下,我们可能根本想象不出其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其实更艰巨的还不是设计出一个切实的步骤,而是为此对直选制的具体制度所应作的改革和完善,以及相关制度的配套和社会环境的建设。正因为如此,我们再次强调,上述步骤并不是完全固定化的,它们仅仅是参照性的,应容许根据具体条件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当然,一旦这些步骤确立下来,各方就应切实采取措施尽力保证它们能顺利向前实现。

  第三节 完善直选制的几点构想

  我们在第四章中详细探讨的是,直选制要想公正、稳定和有效地运行,就需要完善选举制并加强选举管理。中国的直选制要想在未来20多年的时间里顺利地跨越三个层级,走好五大步,解决好城乡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任务很艰巨。这不仅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关于优化代表结构的探讨

  • 下一篇文章:重大事项决定权:让地方人大遭遇尴尬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直选制度发展的战略构想”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直选制度发展的战略构想”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的表达自由
  • ››论发展中国家的司法改革——一种国...
  • ››公民政治权利的要素与结构
  •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诉讼制度探...
  • ››财产权与宪法之关系的比较研究
  • ››制定我国1954年宪法若干历史情况的...
  • ››保障人权与维护国家安全并行不悖
  • ››农民平等权的法律保障问题
  • ››全球化与中国立法发展
  • ››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
  • ››中国直选制度发展的战略构想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