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涵的“融入式”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既保证了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企业还将学生当嫡系准员工培养。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汽车行业大裁员背景下,奇瑞汽车公司宁肯裁减合同员工,也不舍得放走“奇瑞”班的学生。
四、校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竞争愈来愈激烈,各高职院校都努力把有限的办学经费重点投入到重点专业中,以彰显办学特色,这就使得那些非重点专业由于资金缺乏,教育资源相对不够充裕。然而重点专业虽然投入大量资金添置教学设备,但由于仅供本校学生使用,教学设备利用率低,造成投资效益差,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之间应加强校际合作,建立高职院校优质资源共享体系,用最少的投入实现资源效益的最优化,使各高职院校的人力、物力资源得以合理利用,避免重复投资。
优化校际资源配置的主要措施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走集约发展之路。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已经或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有的甚至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2008年8月,武汉城市圈成立高职教育战略联盟,涵盖了城市圈内43所高职院校以及40多家大型企业,大力推进校际合作和校企联盟,打造了职教品牌,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形成强大的对外竞争合力。2008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三校间的合作框架协议,三校结成战略联盟。三所高职院校在保持独立身份和特色的前提下,在办学模式与运作方式等方面体现合作。高职院校校际资源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专业教师资源的优化与共享。专业设置与建设离不开专业教师,而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应建立高职院校师资资源库,在院校之间实行教师互聘制度。二是校内实训基地的优化与共享。教育资源共享的核心是实训基地共享,构建一系列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特色鲜明、辐射周边、产学研相结合的共享型实训基地是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不够完善的最佳方式。在拟定实训基地共享方案时,应把握“重点建设、共同发展”的原则。由各高职院校重点发展其具有本院特长的实训基地。三是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共享。网络平台是教学资源共享的最佳模式,将区域内各高职院校的校园网有机链接起来,建立区域内的信息资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的效益最大化。
五、民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国民间蕴藏着极其丰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民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间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民间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更加突出,而处于弱势地位的高等职业教育更是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能否建立多渠道、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规模。据统计,2005年1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2.22万亿元,有着巨大的发掘空间。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民间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47%,低于1.32%的国际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63%,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15%。由于思想观念、教育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制约,高职教育一直处在普通高等教育的阴影之中,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若是依靠高职院校本身去吸引民间资本会存在很大的困难。②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1999年,美国已有77家教育公司上市,资本总额达330亿美元。美国高效率的资本市场为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权益性资本,成为其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条件。纵观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以及我国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走教育集团化之路,成立教育公司,进行股票融资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学校之间进行联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公司,然后以教育公司的名义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为学校募集教育发展资金。政府部门通过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等,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在国有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调动一切社会和民间资源,投入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匮乏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来源应是多元化的。除了自身的培养和企业行业的引进外,还可以来自民间,即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如内蒙古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立足当地艺术资源,走特色办学之路。学院所在地通辽市是蒙古文化和红山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且是安代艺术之乡、乌力格尔艺术之乡、蒙古民歌之乡、版画之乡,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学院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教育资源。为开发利用好这些民族艺术瑰宝,学院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与民间演艺团体合作,将民间艺人请进学院,配合各专业教学骨干开展科技创新,从而使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注释:
①浅析天津市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整合[EB/OL].http://club.topsage.com/thread-1359112-1-1.html.
②孙浩,朱远程.高等职业教育融资方式分析[EB/OL].http://www.studa.net/zhiye/080602/1640308.html.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3).
[2]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6,(35).
[3]李优良.中国十一五教育探究(职业教育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