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章学诚《文史通义繁称篇》说:“唐末五代之风诡矣,称人不名不姓,多为(郡望),观者览其文,不知何许人也。”指的就是这一类。 三、节短称谓 《吕氏春秋》中有“干木光乎德”。东汉应劭《风俗通·氏姓》注以为段干木姓段名干木,而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说:“《吕氏春秋》:‘干木光乎德’,去段字……此为剪截名字之祖。”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裴骃《集解》也认为段干是魏邑名,段干木因邑为姓。另《史记·魏世家》有段干子,《田完世家》有段干朋,三人都以段干为姓。可见顾炎武的说法是正确的。但《左传》称晋文公重耳为晋重(定公四年),称莒展舆为莒展(昭公元年),都是两个字的名只称一字,这也是节短姓名,时间却在《吕氏春秋》之前,可见,节短姓名早在春秋时期即有先例。从汉、魏到五代,节短姓名的现象一直很多,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说:“汉魏以降,文尚骈俪,诗严声病,所引用古人姓名,任意割省,当时不以为非。如皇甫谧《释劝》:荣期以三乐感尼父。庾信诗:唯有丘明耻,无复荣期乐。白乐天诗:天教荣启乐,人恕接舆狂。谓荣启期也。《费凤别碑》:司马慕蔺相,南容复白圭。谓蔺相如也。……”单是《十驾斋养心录》已经举出的,便有十几例。其中有截去上一字的,如晏婴只称婴,周勃只称勃,东方朔只称方朔;有截去中一字的,如荣启期只称荣期,郦食其只称郦其,韩安国只称韩国;有截去下一字的,如蔺相如只称蔺如,申包胥只称申包,郑当时只称郑当。这种任意割裂,前人多认为不妥,但俞正燮《癸己存稿》卷十二“姓氏省文为辞学说”条却认为这是“辞学”(即修辞学),并列举了大量的例证,说明临文取姓氏,乃辞章当行语,不能妄加指责。又说:“古人文章,孙宏、方朔、马迁、马相如、松子、杨意、班婕、葛亮、刘牢,或以就对偶,或竟省举……古人姓有异文、有省文、故不可泥。至增减见在人名字,六朝至五代皆然。”又说:“《礼》有言徵不言在,相敬之意,通于常谈,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乌得不致疑古人,因羞成怒,而肆其诋諆哉!”俞氏深通辞章之学,懂得“诗赋遣词安句,自有其例”,所以他极力为“割裂姓名”辩护,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同是司马相如,由于牵就字数、平仄等等,在李商隐的诗里就有几种说法:如《寄令狐郎中》“茂陵风雨病相如”;《梓潼望长卿山》 “梓潼不见马相如”;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马卿聊应召”。试问如果不是这样变换着说,他又怎样能够写成五、七字诗而又符合格律的要求呢?我们认为批评节短形式的玩弄是正确的,不过批评也不应只注意形式,不注意实际情况。因为该批评的不是节短本身,而是节短的滥用。 四、寓名 《史记·万石君传》:“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正义》:“颜师古云:‘史失其名,故云甲乙耳,非其名也。”《日知录》卷二十三也说:“甲乙,非名也,失其名而假以名之也。”顾炎武称这一种情况为“假名”,并举《史记任安传》:“某子甲何为不来乎?”《三国志注》:“许攸呼魏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左传文公十四年》:“齐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也,终不曰公,曰夫己氏。”注:“犹言某甲。”俞樾称这一种为“寓名”,他的《古书疑义举例》有“寓名例”,指出:不但屈原的渔父,司马相如的乌有先生、亡是公,扬雄的翰林、子墨等是虚构的人物,就是《孝经》中的曾参,也是假设的角色,因为当时孔子只是用问答体来阐发自己的一套理论,不是曾参真正提出问题请孔子回答。俞樾由此推论:“庄、列之书多寓名,读者以为悠谬之谈,不可为典要,不知古立言者自有此体也。虽《论语》亦有之,长沮、桀溺是也。夫二子者,问津且不告,岂复以姓名通于吾徒哉?特以下文各有问答,故为假设之名以别之……以为二人之真姓名,则泥矣。”我们由此也可以推知,像谢惠连《雪赋》中的梁王、邹阳、枚乘、司马相如,谢庄《月赋》中的陈王(曹植)、应玚、刘桢之类,也都是寓名,不过借用真实的人罢了。后代的笔记、小说用某甲、某乙称失去姓名或不必说出姓名的人,已经成了通用的手法,读者也很容易理解。但其他的书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些人就未必注意到。因此,懂得“古立言者自有此体”就既不致于把寓名误认为真名,又能给读者以真实感了。 除了上文所举各项之外,还有敬称、谦称、以及历代因避讳而改称,唐人以行第相称,宋以后多取别号等,这些情况产生了不少称谓,也都各有修辞作用(如示敬、鸣谦、避复、避讳、避熟等)。由于有一些比较常见,有一些已有专书收录(如《史讳举例》、《唐人行第录》、《自号录》、《别号录》之类),因而本篇便不赘论了。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占福.古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李婧(1982-),黑龙江绥化人,黑河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