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有一流的教学质量,一个地方教学质量的高低依赖于区域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作为区域教学管理者,必须根据地方教育教学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促进区域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确立教学思想,引领区域教学行为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就区域而言,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经济基础、风俗人情、地域特点,这种独特自然也会对当地的教学带来影响,形成教学上的一些“与众不同”,这种不同必然在各个层面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反应出来。管理区域教育,在按照一般的教学原则工作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区域特点。就区域内部而言,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参差不起,虽然要充分考虑学校特点,因校而异地进行教学管理,但必须有一个能对整个区域起引导作用的、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的整体的教学思想。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通州市提出了“抓标务本、有效渐进”的教学思想,作为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都必须切实贯彻的教学管理指南,规范了所有学科教师、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教学行为,为学校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引导。
二、制定教学规范,统一区域教学尺度教师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但人们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其标准是统一的,所以理想的情形是所有教师都处在同样的教学水平上,但这与实际的情形有很大差距。为了把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控制到最小限度,除了分层次、分类别对教师进行培训以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统一的教学操作规范,对教学的各个层面提出明确的“达标”要求,以使教学水平参差的教师都能向同一个目标努力,按同一个标准操作。通州市根据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制定了各科教学规范,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试考查、课外辅导、课外活动诸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同科教师不管年龄大小、性别差异、学校区位、水平高低,都必须认真执行这个规范,为实现统一的质量要求提供了保证。
三、健全管理机制,推进区域教学工作通州市建立了市、片、校三级教学管理网络,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教学的常规管理,市教学研究室负责教学质量的管理,片教育督导组负责本片教学的常规管理和质量管理,而学校教学部门则扎实地抓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三级教学管理,确保了教学秩序、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的正常有效。与之配套,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另外,加强中心教研组制度和学科基地制度建设,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并对学科的走势进行预测,对区域教学工作的正常运作起了极好的作用。
四、优化管理载体,促进区域教学发展提升区域教学质量必须根据变化的新形势,不断设计和完善新的抓手,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前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通州市针对一些教师热衷于第二职业,教学上心思花得不多,便提出“狠抓教学常规管理”,颁布了《通州市教育教学管理常规》,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辅之以“教学六认真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在抓常规上受益后,又及时提出抓“有效教学”,制定了《通州市中小学有效教学管理意见》,要求教师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必须克服“少、慢、差、废”,一切从效果出发,并辅之以“有效教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在“有效教学”见成效后,又提出学校的“争先创优”考核,从“基础管理”和“教学质量”两个方面对学校提出明确的考核要求,促使学校教学质量争创一流。现在,又向学校提出“升格创特”的实施意见,要求学校在全面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办学水平向省级示范迈进,并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断优化管理载体,促使学校不断向新的目标攀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有了强劲的动力。
五、调控教学过程,抓实区域教学环节结果的优秀来源于过程的优化,教学流程必须精心设计,过程管理每一个环节必须抓细抓实,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预防,对出现的新情况必须及时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质量的优化。
过程调控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对教学目标、计划、进度的调控,要求不同学段、不同年级要有明确的学期、学年教学目标,制定好完成目标的计划,根据计划合理安排好进度;二是教学常规的检查,通过请上来、走下去等形式,了解学校教学管理的情况,对好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诫勉;三是教学质量的抽测,通过期中、期末和平时的抽测,了解学生学的情况和教师教的情况,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及时进行情况点评,及时提出措施改进。
六、打造教师队伍,夯实区域教学基础区域教学质量辉煌,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难以落到实处的。为此,区域教学管理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时刻想着该为教师整体队伍的优化做些什么。要着力构建教师培训的立体通道,即通过教师的自我培训、校本培训和以区域为单位的通识培训整体进行,学科类培训分科进行,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水平。
通州市把市内优秀教师组织起来,成立“名师之路”教育科研协会,通过到高校进修、请名师上课、进行严格的任期管理考核等形式精心培养。
这支队伍,对促进面上的教师队伍的优化起了很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区域教研活动以其规模大、参与面广、影响久远而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可以说,一个地区教学活动活跃,那个地区的教学氛围就浓,教学质量也高。为此,通州市十分重视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涉及全市的教学活动,认真管理、精心组织、有序开展,像学科优课评比、会课、毕业班教学研讨、学科教学专题研究等;对基层学校的教学和教科研活动,要求认真安排、正常开展、形成制度,诸如集体备课、观摩教学、专题研讨、教学论坛等,都要正常进行,规范运作,讲究实效。同时,精心设计主打活动,区域有大型教研活动的“品牌”,规模大、品味高、效果好、影响远。通州的两个大型教研活动,即以优课展示为主的“江海之光”和以送教下乡为主的“希望的田野”,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的教研环境。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