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的发展,这一时期人民群众的权益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物质利益,而是有了很大拓展。胡锦涛指出:“人民群众的权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1](p.69)这就要求在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需要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
第三,把统筹兼顾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则和根本方法。
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命题时,就十分明确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这一重要方针。他强调:“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5](pp.227-228)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胡锦涛指出:“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6](p.110)针对这一时期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中央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调整利益格局、理顺利益关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既强调通过发展经济来做大“蛋糕”,又强调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来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针对“非典”中暴露出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这一时期中央进一步加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作,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对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并突出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和抓手。一方面,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包括进一步加强并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提供制度保障。①第五,把加强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着力点。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毛泽东曾十分明确地指出:“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7](p.488)针对这一时期群众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进一步深刻阐述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问题。
强调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基层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8](p.140)胡锦涛也指出,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是我们党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重要法宝。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许多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往往汇集在基层。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早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1](p.715)要“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城乡社区组织建设,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9]第六,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深入分析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把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我们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必须加强学习和实践。要注意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政策的学习研究和教育培训,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4](p.678)从上面简要的梳理中可以发现,十六大以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探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重要继承,又结合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有了许多新的探索和创新。最突出的一点是,这一时期我们有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方针,能比较好地从以人为本出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能按照统筹兼顾的方法,来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关系,以及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等重大利益关系,从而为这一时期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基本保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了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8]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胡锦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J].求是,2006,(1).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