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中国政治
   十六大以来我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探索      ★★★ 【字体: 】  
十六大以来我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探索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43:59   点击数:[]    

清楚这些问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一再强调“要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1](p.715)从根本上说,人民内部矛盾上述新特点、新表现,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它们既是这一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也决定了这一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特点。

    第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是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主要根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据世界银行2009年的数据,在213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人均只排在第124位。按照2009年确定的最新标准,我国还有3597万绝对贫困人口,低收入群体还有2.7亿人。与此同时,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还进一步带来了不同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文化权益等方面的较大差异。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攀升,目前已超过0.48。

    胡锦涛指出:“目前,城乡、地区差距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1](p.456)第二,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伴随“四个深刻变化”,使人民内部矛盾在现阶段更加突出出来。

    胡锦涛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交织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4](p.543)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是要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使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更趋合理,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无疑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引发各种各样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越来越深刻地触及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第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四个多样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在现阶段进一步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变。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四个多样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利益主体也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等,不断分化为更加多样的新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利益群体。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业、不同方面的群众表现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差异。

    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如果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工作没有及时跟上,这一时期因利益差异产生的各种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会更加突出出来。

    第四,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人民内部矛盾在现阶段更加集中尖锐地凸显出来。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的条件下,我们的发展难免会在解决旧有矛盾和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一系列诸如不均衡、不协调等新的矛盾和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发展中大国,要在100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两三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城市化历程,这本身就意味着西方国家围绕工业化、城市化渐次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可能集中表现出来。十六大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凸显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第五,这一时期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对人民内部矛盾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增加了处理的难度。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难免会对我国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他们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极力把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群众利益诉求转变为政治问题,把非对抗性矛盾转变为对抗性矛盾,策划和制造各种事端。从西藏拉萨“3·14”和新疆乌鲁木齐“7·5”等事件中,不难发现其背后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背景、国际背景和政治背景。

    第六,这一时期党情的变化,特别是党内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也是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但同时,党内还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对此,胡锦涛从理想信念、组织纪律、领导工作和党风廉政等四个方面作了深刻分析。他指出:有些矛盾和问题的出现甚至演化为事端,不少确实同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干部工作不尽责、不到位有关系。①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直接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引起民愤民怨,很多群体性事件实际上就是由这些问题引发的,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和查处。②三、在新的发展阶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思路、新举措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有针对性地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思路、新举措,积极探索一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路子。

    第一,把坚持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基础。

    我国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既有发展不够的问题,也有发展不够科学的问题,不少矛盾的产生甚至激化,恰恰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当中出现的。因此,既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发展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通过推动科学发展来减少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第二,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快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切入点。

    胡锦涛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3](p.372)当前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并容易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直接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二是人民群众工作或者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胡锦涛强调:“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发展来不断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另一方面,要坚决克服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侵害群众权益的现象。”[1](p.69)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性价值与现代化发展,李俊斌

  • 下一篇文章:自然与无为_老子政治思想之本源与体系结构新探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十六大以来我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探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十六大以来我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探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谈法人类学与现代法治
  • ››解放思想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民初梁启超中坚政治论与研究系知识...
  • ››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文化的继承与创...
  • ››董金明: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绩...
  • ››美国的“肯定性行动”及对中国社会...
  • ››学习型政工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论邓小平的政治现代化思想
  • ››积极构建和谐文化为富民兴夔提供思...
  •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文...
  • ››十六大以来我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