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及其经验教训*      ★★★ 【字体: 】  
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及其经验教训*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38:50   点击数:[]    

已成为外销的主要大宗商品⑨。不过峡区各地产棉数量并不平衡,像大宁县出产的木棉还只能满足纺织粗布的需要,细布和装絮衣被的棉花则还要从湖北运人⑩。

_________________

    ①  正德《夔州府志》卷四,《赋税》。

    ②  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

    ③  正德《夔州府志》卷三,《土产》;嘉靖《归州全志》卷上,《物产》,弘治《夷陵州志》卷三,《田赋》。

    ④  同治《宜昌府志》卷一一,《物产》;光绪《归州志》卷一,《土产》。

    ⑤  光堵《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

    ⑥  同治《宜昌府志》卷一一,《风俗》。

    ⑦  嘉靖《巴东县志》卷一,《物产》,弘治《夷陵州志》卷三,《土产》;嘉靖《云阳县志》卷上,《食货》。

    ⑧  同治《宜昌府志》卷一一,《风俗》。

    ⑨  同治《万县志》卷一三,《地理志·物产》,民国《云阳县志》卷一三,《礼俗中》。

    ⑩  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志·物产》。

桑树和木棉种植的增加,虽然彻底改变了三峡居民四时皆着麻衣的状况,但苎麻布仍是人们穿用较多的衣料之一,所以三峡地区依然种有许多苎麻①。其他如大麻等麻类作物尚多,毋庸赘述。

    葛在明清时期仍是三峡地区的重要纤维植物,云阳的“葛布”还是一项特产②。所谓“夏葛冬裘”,是有地位的人很讲究的穿着。③

    染色植物除唐代即已见称的栀子之外,红花和马蓝也是明清时期的重要染色植物。由马蓝制成的蓝靛,还是峡区的一项重要物产④。另外,大宁等地还出产一种叫冻绿皮的树皮,熬制成膏,可以染制绿色,也行销甚广。⑤

    明清时期峡区见于记载的竹木种类繁多,不下50种。其中经济用途较大的有桐、乌桕、漆、樟、青棡等。

    桐树主要用来制取桐油,明代即已普遍采制⑥。清代大量栽种桐树,出产桐油更多,远贩湖北等地,是峡区大宗外销的物品之一⑦。由于桐油为著名的“特产”,就连贩卖它的商人也单独自成一帮,不与贩卖其他山货的商贾为伍⑧。大宁县出产的桐油,每年仅供附近盐场使用就高达数十万斤⑨。乌桕树与桐树相似,也用来采油,三峡地区又称木油⑩。其产量及用途都远不如桐油,但也可行销到江汉平原一带⑾。

明代产漆的地区主要有云阳、归州、巴东、夷陵等地⑿。清代更为普遍,几乎处处产漆,

____________

    ①  嘉靖《巴东县志》卷一,《物产》;嘉靖《归州全志》卷上,《物产》;光堵《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  同治《宜昌府志》卷一一,《物产》。

    ②  正德《夔州府志》卷三,《土产》。

    ③  同治《宜昌府志》卷一一,《风俗》。

    ④  嘉靖《云阳县志》卷上,《食货》,同治《宜昌府志》卷一一,《物产》,光堵《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同治《万县志》卷一三,《地理志·物产》。

    ⑤  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

    ⑥  嘉靖《巴东县志》卷一,《物产》;嘉靖《归州全志》卷上,《物产》。

    ⑦  同治《万县志》卷一三,《地理志·物产》。

    ⑧  民国《云阳县志》卷一三,《礼俗中》。

    ⑨  光堵《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

    ⑩  民国《云阳县志》卷一三,《礼俗中》。

    ⑾  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

    ⑿  正德《夔州府志》卷三,《物产》,嘉靖《归州全志》卷上,《物产》,嘉靖《巴东县志》卷一,《物产》;弘治《夷陵州志》卷三,《土产》。

也“运行甚远”。另外漆树籽还可榨油,灌制蜡烛,名曰“漆油”,也行销到江汉平原一带①。

    蜡在明清时期仍是峡区的重要物产。夷陵和归州出产的蜡,都作为当地的特产被列入《大明一统志》②,其他各地也普遍产蜡③。当时的文献明确记载,人们有目的地把一种名为白蜡虫的昆虫放置到女贞树内,“虫吸树脂,两三月后,渐长如蚕,遂吐蜡卷抱树枝,莹白成片”,采取煎熬成白蜡饼,并把这样的女贞称为白蜡树。明代白蜡虫主要还是由土著“夷人”畜养,汉民则到他们那里买虫,放到自己栽种的女贞树内,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蜡树遍山”的景观。为防止他人窃摘,还有人专门畜养猕猴来守护。④

用材林木种类甚多。其中较为名贵的有樟、楠、檀、黄杨等。清代中期湖广等外来移民初人峡区山地时,种地之外,多兼事采伐竹木。山内设有“木厂”,组织采伐。每一木厂,“多者恒数百人,少者亦数十人”,采伐量相当大。另外,山内还开设许多纸厂,砍伐竹子,作为原料⑤。林木加工制品中较为突出的有胡梩树,剥取树皮,用于浆制渔网。仅大宁一县,每年外销两湖就以千万斤计。剥取树皮后,树干可用作薪柴。由于外销量很大,山区居民多人工种植此树。还有一种名为岩棕的树木,材质极为坚实,适于制作车轴,也远销到河南一带⑥。另外棕皮和各种竹类,用于编制日常用品,应用较广。采薪烧炭是林木最大的一宗用项,三峡地区因有盐井煮盐而需求更多。烧炭的优质木材是青棡木,其次是花梨木。峡区过冬,多依赖炭火驱寒⑦。山峡多山林,樵采便利,故“山居者半为樵”。不但“流寓穷氓,

_____________

    ①  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

    ②  《大明一统志》卷六二,“荆州府土产”。

    ③  嘉靖《巴东县志》卷一,《物产》;正德《夔州府志》卷三,《土产》;嘉靖《归州全志》卷上,《物产》;弘治《夷陵州志》卷三,《土产》。

    ④  明包汝楫:《南中纪闻》;正德《夔州府志》卷三,《土产》;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

    ⑤  《三省边防备览》卷一二,《策略》卷一七,《艺文下》载卓秉恬《川陕楚老林亟宜区处》。

    ⑥  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

    ⑦  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

恒藉以资生”,贫穷人家,就连妇女也是“相率负笼执斧,登山采拾”①。

    峡区所产药物明清时见于记载的不下百种。其中比较著名并被《大明一统志》列为特产的有木药子、麝香、枫香、黄连、厚朴、栀子、贝母、覆盆、杜若、鬼臼等②;清代则以党参、黄连、杜仲、牛膝、当归、车前、厚朴、升麻为大宗③。各地药材的销路,情况不尽相同。比如在清代,云阳所产以明参、防风、土升麻、施党参、厚朴等为多,但也仅供当地城中药店和在乡间贩卖,不能大宗外销④;而大宁的杜仲等药物却“行销甚远”⑤。值得注意的是至迟从清代嘉庆年间开始,峡区山地就已较大规模地种植药材,不再单纯依赖采集猎获。其中尤以能够远销外地的厚朴、黄连种植更多,往往是由商人出资栽种,租佃给“棚户”管理。这样的药田,动辄连绵数十里,相当可观⑥。又如在大宁,除黄连、厚朴外,还种有杜仲、罂粟等多种药物。⑦

家畜种类到明清时记载更为详细,不仅牛、马、驴、骡、猪、犬、鸡、鸭、鹅、猫一应俱全,而且还明确记载牛有水牛、黄牛两种⑧。清代中期峡区山地引种玉米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缺少仓储存放余粮,粮食又不易外运销售,山民只好用玉米来喂猪。每家养猪,常常多至数十头,或赶出山外贩卖,或腌肉制脯转卖⑨。另外,同时引种的甘薯,茎叶都适于做猪饲料,马铃薯和甘薯的薯块,在食用有余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喂猪。这样,清代峡区广泛引种玉米、甘薯和马铃薯之后,本已比较兴旺的养猪业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每年山区都有“盈千累万”的生猪汇集到市集,然后“船运至襄阳、汉口售之”,成为山区的大宗贸易物品⑩。清末以来,猪毛和牛羊皮制作的农具棓子都成了峡区

_____________

    ①  同治《宜昌府志》卷一一,《风俗》。

    ②  《大明一统志》卷六二,“荆州府土产”卷七○,“夔州府土产”。

    ③  光堵《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

    ④  民国《云阳县志》卷一三,《礼俗中》。

    ⑤  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物产》。

    ⑥  《三省边防备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江南农区由点状分布到面状分布的演变⑴

  • 下一篇文章: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及其经验教训*”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及其经验教训*”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
  •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竹林分...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