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中国经济
   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重点      ★★★ 【字体: 】  
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重点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30 15:43:44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传统贸易利益的取得面临全球化带来的要素流动性以及多边体制的政策约束的限制,贸易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应成为发展中国家追求的贸易利益的重点。贸易对技术进步特别是技术扩散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离开了国际贸易的开放,充分利用国际技术扩散和转移促进经济增长的努力将很难取得成效。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贸易利益;技术扩散;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0)01-0170-04

一、关于贸易利益的一般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绝大部分时期国际贸易增长速度都远高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鉴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其所起的重要作用,D.H. Robertson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观点,后来,N.Nurkse和Lewis等人对19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的运行状况作了分析,对这一论点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

(一)比较利益与资源配置

传统的贸易理论基于比较优势和H-O要素禀赋分析,认为贸易将会促使资金流向国民经济中最有效率的领域,亦即他们享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各国可以专注于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生产,从而实现了专业化,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和产出。同时,日益发展的出口部门还会鼓励国内外的投资,刺激加工工业或附属工业以及交通运输、动力等部门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但这种利益从本质上被认为是一次性的,一旦得到了这些利益,这一理论就很难解释未来的进程。

新近的贸易理论更多地强调的是贸易带来的动态利益。

(二)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着这个国家有了提高其进口水平的手段

进口中包括资本货物和中间产品的进口,而资本货物和重要中间产品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大大节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益。

(三)规模经济

克鲁格曼和罗默等认为,把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相结合,作为贸易产生和贸易利益的主要原因,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同时扩展了国内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的有效范围,推动了经济增长。

(四)竞争效应

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会给一国的出口工业造成压力,促使他们降低成本,改良出口产品的质量,并淘汰那些生产率低下的出口企业。同时迫使国内企业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五)技术进步

贸易通过“干中学”效应、国际技术外溢、提高R&D资源使用效率、传染、示范等几种渠道促进了一国的技术进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但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除了自身经济发展的差距外,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非关税壁垒的加强、劳动密集型产品全球生产过剩和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为代表的多边纪律约束的加强,贸易利益的取得面临越来越大的限制,出口导向政策受到制约,开放成为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审时度势,重新考虑贸易利益的取向重点。

二、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谋取贸易利益面临的问题

(一)贸易条件恶化和“合成谬误”问题

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制成品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有何影响?P_ Sarkar和w.Singer根据联合国统计办公室从1970年开始发布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制成品贸易条件进行了研究(王如忠,1999)。研究显示,1970-1987年,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单位价值相对于发达国家每年下降了1%左右,18年间累计下降20%左右,出口结构的调整或者说出口的多样化,仍未能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长期不利地位。在对包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拉美半工业化国家的29个国家地区1965-1985年制成品贸易条件的研究中,结果显示,相对于美国,没有一个国家地区的制成品贸易条件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对1970-1993年发展中国家制成品贸易条件的类似研究同样显示,36个国家地区中有23个贸易条件恶化。而且由于亚洲“四小龙”出口导向工业化的成功,仿效的国家增多,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向发达国家市场扩大劳动密集和低弹性制成品出口的倾向可能导致有关产品贸易条件的崩溃,这个现象被称为“合成谬误”(Fallacies of Composition)(黄烨菁,2003)。这个观点认为,东亚经济体的出口成功已经预见了那些同样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失败,因为对一个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在不降低有关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提高向发达国家的出口,然而,对于包含发展中大国和发展中小国的总体发展中经济体而言,这个结果很难实现。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决定贸易的规模经济收益主要流向发达国家

对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收益作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理论。一方面,规模经济本身能引起国际贸易;另一方面,它通过影响市场结构,造成了不完全竞争而影响国际贸易,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一国规模经济的效率。从总体上来说,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也就是说,要获得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收益,必须具备企业的规模经济。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规模经济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由于人均收入的低下,国内市场规模狭小,限制了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一般拥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产业主要为幼稚产业,其规模还比较小。即便是对于那些人口众多、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等,虽然相对而言这些国家国内市场规模较大,但大部分经济体这些已获得一点规模经济的幼稚产业是在国家的高度保护下建立起来的,生产效率低,布局不合理,市场分割,同时高保护又造成重复建设。曾有学者将中国1985年的产业集中度与日本1963年的产业集中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1985年的产业集中度大大低于1963年的日本。对比产业集中度,中国(1985年)/日本(1963年)则有:纺织业1.92/46.40,化学工业13.43/68.91,橡胶制品业3.70/76.00,机械工业3.47/63.4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17/71.57。

     

实际上,资料显示,1978年,10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为52.g%,1 0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为43.08%,20个非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仅为12.94%。近年情况已有所改善,但并没有本质的改变。

(三)市场经济体制和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的发展,对谋求贸易利益的政策实施空间造成很大约束

以被誉为“东亚奇迹”的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为例,其传统的谋求贸易利益的贸易战略包括一整套的以资源价格扭曲和配给为中心的扶持政策措施。一般包括对出口企业进行税收减免甚至退还政策;在金融政策上给予优惠待遇,以优惠利率优先提供资金保障;本币贬值,增强出口竞争力等等。然而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的发展和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为标志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的推广,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推行形成了一个新的运行环境,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或即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贸易政策的推行越来越深地受到市场经济规则和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可避免的减让;对发展中国家习惯使用的出口补贴或资金配给,WTO协议予以严格禁止;对试图将投资政策作为贸易政策补充的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如出口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土地年租制适用的制度架构——以土地年租制和土地出让制比较为视角

  • 下一篇文章:抗战时期章乃器经济思想经世性探微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重点”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重点”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
  • ››加强我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的对策分...
  •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
  • ››继续深化对各项经济政策的调整
  • ››探讨如何利用农业资源保证粮食安全...
  • ››浅谈M证券公司薪酬体系的完善策略
  • ››高技术企业价值产生的实证分析
  • ››论我国民营资本投资高技术企业的策...
  • ››以色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产生的...
  • ››美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解析
  • ››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重...
  •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管理模式
  • ››全球化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 ››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发展
  • ››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性时空想象
  • ››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及传媒的功能
  •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 ››全球化时代的「选民」和「弃民」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