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中国经济
   美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解析      ★★★ 【字体: 】  
美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解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30 15:44:02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一、关于现状

 

  (一)短期的周期性问题

 

  首先讲我对现状的认识。作为全球的决策者,要区分短期的周期性问题(信用市场和实体经济)以及长期经济结构的挑战两个问题。这种情况要分开,比如美国的信贷市场还有很多问题,确实也看到了一些改进的迹象,但是资本市场的压力还是很大,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通过美联储和财政部的行动来解决。

 

  同时我们意识到,美国的经济出现了衰退,当然对严重程度可以进行讨论。比如像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可能不到0.4%的增长(而弗斯勒女士认为3%),美国将处于严重的衰退,欧洲和日本也处于衰退中,而且新兴市场差不多将在超过4%多一点,货币基金组织的观点确实比较悲观,这是最近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预测。美国当然处于衰退的情况。而且跟20世纪90年代相比,衰退时间和程度都会更强。

 

  美国目前的短期性问题,是房价导致的灾难。那么,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大的住房问题呢?因为出现了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问题,而同时政府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对房价和消费者信心都产生了严重的压力和影响,所以在房地产方面必须采取一些非常大的措施和举措。中国政府已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缓解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压力。在目前的危机背景下,全球很多的地方,例如:英国、中国、美国、西班牙等等,房地产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需要一些政策性支持。

 

  (二)长期的结构性问题

 

  预算赤字的结构问题、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美国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的长期问题。

 

  近年来的问题是,居民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比如2002年到2007年,美国经济处于扩张阶段,那时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美国的工薪阶层在非常辛苦的工作,工作很长时间,有时候一个人打两份工,一个家庭两个人都在工作,但是他们的实际购买力并未随之增长。这种长期性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与此相关的,还有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具体来说,医疗成本的上升速度高于家庭的收入增速,大约是快2%~3%。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他们的处境真是不幸。这些就是面临的长期挑战。

 

  二、政策措施

 

  (一)信贷市场的情况

 

  现在讲政策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短期的一些问题——诸如信贷、住房、经济衰退等等;同时,也会把短期的问题和长期的挑战联系起来。首先,这次信贷危机非同寻常——雷曼兄弟破产,AIG被政府接管——可以说,信贷市场正处于全面恐慌状态,这完全有可能让美国的信贷市场崩溃,并极大地扰乱全球金融市场。在此背景下,信贷方不愿意触及任何风险交易,不论是主权机构还是非主权机构,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非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都在规避风险。

 

  因为信贷方不愿意继续提供融资,AIG已经破产,信贷方进而发生撤离。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信用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信用危机,就像传染病一样,从一个机构传染、扩散到整个国家。所幸的是,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措施,从而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比如说,美联储采取了出人意料的行动,令人赞赏。事实上,美联储一直在购买商业票据,并采取措施来支持货币市场基金;同时,美联储也在帮助其他国家的央行,比如;新加坡、韩国、墨西哥、巴西等。在此过程中,美联储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智慧和行动勇气,将被载入史册。

 

  财政部的行动则稍显滞后。在7千亿美元的救市计划获批之后,刚开始这笔救市资金不是被用于注资,但是现在财长保尔森说这笔钱主要用于注资,比如注入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比如汽车公司。还有一点尚存争议,即这笔钱是否也应该有一部分直接用于解决房地产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7千亿美元尽管是很大一笔钱,但是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说,仍显捉襟见肘。原因很简单,在信贷市场出现恐慌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恢复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确保其安全性。我想只有中国政府才能做到这一点,在中国有相应的机构以及足够的权力,像美联储那样使用存、贷款以及担保的手段,或是直接用注资的方式来进行干预,这些也都必须由政府来做。目前,全球各国政府都正在上演这样的一幕。

 

  当然,对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而言,这的确是一个挑战,他们缺乏足够的外汇储备或是政府财力的支持,也没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应对。针对这一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出了一些新的贷款计划,并且没有附加条件;同时,IMF也在同欧美进行合作。比如,最近对匈牙利的特殊援助,因为其信用市场确实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冲击,而匈牙利本国缺乏专门的机构以及有效的应对方式。在其他很多国家,也是这样的情况。

 

  (--)实体经济的情况

 

  其实,早在信用危机发生之前,世界经济增长已经开始趋缓。在2009年,世界经济将表现欠佳,这点是毫无疑问了。而且有些人还预计危机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三)进一步的政策措施

 

  1.短期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必须通过注资来提高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此外,政府也必须通过提高内需的手段,来应对经济崩溃。对美国政府而言,有能力通过低利率获得融资,并借此做一些积极的干预。比如,在信用方面:直接对私人企业提供贷款,对私人企业提供担保。在需求方面,政府直接来花钱,可以成为有效需求的来源;与此同时,对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或是直接贷款的方式也同样可以刺激需求。

 

  伯南克认为,目前来看:政府直接来花钱,可能并不是最有效的刺激方案。更好的选择也许是信用手段:由政府提供直接贷款,或者是贷款担保。具体地,可以向分期付款、小企业贷款、学生贷款,以及汽车公司提供贷款担保。同时,政府可以通过低利率进行融资,从而为企业提供较低利率的贷款。进一步地,这种信用刺激手段将以何种形式、以多大规模来实行?这个问题正处于热议之中。

 

  从刺激经济的角度来说,我在考虑中国的做法。刺激需求意味着:要么是减税,要么是直接增加财政支出,这些都会增加政府的债务,政府就必然需要举债。但是,我并不清楚中国4万亿的刺激计划,是否会带来真正的效果——因为我并不清楚,在此开支计划中有多少是额外增加用来刺激经济的。

 

  现在,全世界有很多的经济学家都建议;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应该进行专门的协商合作,以共同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方案,并认为其规模至少应该占到GDP的2%。另外有一些观点则建议更大规模的刺激,比如高盛提出: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规模应为5千亿美元。而实际上,3千亿美元就已经略高于GDP2%的规模了。总之,关于刺激方案的规模仍有争论,但是无论如何,这应该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经济刺激方案。许多人在讨论政府刺激方案的内容。具体来说,可以是提供直接贷款,或者贷款担保,甚至是政府直接的消费支出。

 

  2.长期的结构调整

 

  美国的情况是,从2000年到2007年比较长的时期中,经济一直处于持续扩张的状态。这是由消费、房地产等因素所驱动的,而现在这些引擎就要熄火了。

 

  罗奇说过,美国要实现新的经济增长,必须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他认为这个新的增长点可能来自以下两个方面,或者是其中之一:一个来源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以来,在这方面的支出都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修建公路、建设新电网、设计更好的机场,以及一些节能项目等等,这些都可以改善基础设施的状况,这也是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但也可以将其置于经济刺激计划之中,经济刺激政策可以促进基础设施的发展。议会和政府也对此充满了兴趣。在中国也是这样,刺激计划内容当中有很多是基础设施的相关投资。增长点的另外一个来源,就是出口。

 

  在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刺激方案的重要内容。议会正在讨论资金预算的问题,并且也在考虑:为基础设施融资创立一种新的融资机制,其主体是一个新的金融机构。也许就像欧洲的投资银行那样,其目的就是为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融资。

 

  3.国际合作及其必要性

 

  尽可能地通过国际合作,以及通过国际组织的合作,帮助新兴市场国家。因为新兴市场确实深受危机蔓延之苦,尤其是对于那些过度负债的国家。例如冰岛的情况:其银行资产十倍于GDP规模,所以冰岛无法对本国银行进行注资干预;祸不单行,其出口也同时受到了很大冲击。另外一个令人担忧的国家是俄罗斯,俄国虽然持有可观的外汇储备,但其经济总量的80%依赖于出口;而出口又尤其依赖于石油、天然气、食品,以及其他一些商品,所以其出口结构也不是多元化的。

 

  此外,我也为中国感到忧虑。因为,全球经济衰退必然影响到对中国商品的实际需求。世界经济形势的下滑——例如全球经济增长低于1%——则中国的出口将大幅缩减。

 

  那些极度贫困的国家,通常依赖于援助和商品的出口。它们将会发现:商品市场价格下降,以及外国援助终止。

 

  中欧,以及苏联解体后建立的一些东欧国家,他们也将经历全面的危机:因为出口疲弱将导致国际收支的赤字,同时他们也缺乏外汇储备,并背负着高额的外债。

 

  看来,经济危机还将进一步蔓延到世界上其他国家。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出台了1000亿美元额度的援助计划,但是由于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大范围的问题,所以这些资金援助仍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即将举行的G20峰会上,我期待参会成员国向IMF的援助计划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最后,我想再谈一下“危机”。在2007年诺贝尔奖的获奖演说上,戈尔先生也谈到过“危机”的概念:危机发生的时候总是有机会、有挑战的,世界最终会克服和经历这个危机,并生存下来。在20世纪中,世界上也发生过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而现在全球化程度更加广泛和深入了,所以每个人都会受到更多的影响。我们不禁要问:在更长远的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将走向何方?我认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一个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借助各国的长期通力合作。所以,我认为“危机”也是推动各国进行共赢和合作的机会。我们必须共同推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新的研发项目。可以想象,假如美国和中国合作,共同研究一项技术,例如使煤炭成为清洁能源——这对于中国、美国以及全世界都是福泽子孙的好事。如果要强调经济增长的长期引擎,那么仍然可以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共同的努力将给我们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国外统一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及启示2

  • 下一篇文章:以色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产生的启示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美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解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美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解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
  • ››加强我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的对策分...
  •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
  • ››继续深化对各项经济政策的调整
  • ››探讨如何利用农业资源保证粮食安全...
  • ››浅谈M证券公司薪酬体系的完善策略
  • ››高技术企业价值产生的实证分析
  • ››论我国民营资本投资高技术企业的策...
  • ››以色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产生的...
  • ››美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解析
  • ››美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解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