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农业经济

上一页  [1] [2] [3] [4] 


Tags:


   当代中国农民身份制度论      ★★★ 【字体: 】  
当代中国农民身份制度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7 09:56:55   点击数:[]    

土地后又找不到合适的归宿,哪就会酿成危险。”(秦晖,1994)
(二)如何给农民以国民持遇
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取消针对农民的种种带有歧视性的身份制度,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尽管这可能是漫长的 过程,但一个健康的社会要不遗余力地去缩短这个过程。
农民的国民待遇,可以概括为迁移自由+择业自由+平等的经济负担+平等的财政分享。把这些变为现实,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思想解放问题,而是要真正进行利益调整的革命。
⒈ 尽快取消户籍制度。农业户口是一种“贱民”身份的标志,取消了户籍,一系列针对农民的制度将无法落脚生根。
⒉ 给农民以选择不当农民的自主权。把农民限制在土地上,在当前本己过时,因为农民大量进城打工、创业是不可逆转的。现在应该面对现实,承认农民作为公民自由迁移和择业的权利,离开土地进入其它产业者将不再是农民,务农者也要取得市民的权利—特别是在择业上不再有身份限制,过去的农民也可以在就业竞争中担任政府公职。
⒊ 在承认包括农民在内的所有公民自由迁移、自由择业的权利的同时,现存的利益分配格局必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在利益机制的作用下逼着我们去求解农村的难题。很明显,在没有农民身份制度的前题下,你再要对务农者实行过去一样的剥夺,农民可以以逃离来对待,这样自然会逼出农村的种种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如基层政权问题、机构臃肿问题、农民负担问题、土地负担化问题、农业生态问题等,其根源就在于把农民管死了,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接受种种不合理的待遇;而农民取得了自由身份,农村基层政权和农村干部的行为将发生变化,农村基层之间将会产生争夺农民的竞争——哪里提供的条件最优越、哪里的土地负担最轻、哪里的干部最能为农民服务,哪里就最能吸引职业农民。
⒋ 与其它社会成员拥有同样身份的职业农民理应同其它社会成员一样承担税负,城乡税制要统一,工农之间的税负要趋于一致。我们应尽快仿效世界上绝大数国爱的做法,取消农业各税。
⒌ 在农村实行公共财政。国防、科教文卫、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支出,各级财政都应纳入自己的预算,不应在农村再行摊派。农村现有的各种收费和摊派,如“三提”、“五统”的内容都是公共品,如优抚、民兵训练属国防经费,应按照城市做法,由中央财政开支;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等应由地方财政开支。各个纳税人,不分职业和地域应获得平等的公共品待遇。
⒍ 改造现有福利制度,实行标准的、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并向农村开放。

参考文献
1、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向何处去》,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
2、郭书田等,《失衡的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张晓山等,《中国农村形势分析与展望》,载《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1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秦晖,《“离土不离乡”: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载《东方》1994年第l期。
5、秦晖,《“农民”和“农业者”》,载《中国农民》1996第3期。
7、程晓农,《被忘却了的农村改革》载《经济管理文摘》2001年第1期。
8、郑功成,《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论纲》,载《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1期。
9、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载《读书》1999年第12期。
10、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载《读书》2000年第5期。
11、李昌平,《李昌平上总理书》,南方日报网2000年12月。
12、温铁军,《新世纪的“三农”问题》,中国宏观经济网2001年1月。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1949年—1956年中国农民的心理

  • 下一篇文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探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当代中国农民身份制度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当代中国农民身份制度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理...
  • ››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挂钩政策的思...
  •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点思考...
  • ››农民工退保:贫穷的无声表达
  • ››回眸2005年中国农村三大历史性事件...
  • ››关于循环经济框架下山区农业营销创...
  • ››农村居民的购物地选择行为:对村级...
  • ››宁夏羊绒产业发展现状及战略实施
  • ››勃利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 ››当前我国“三农”形势与政策思路 韩...
  • ››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 —— 初中...
  • ››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教学教案...
  • ››当代中国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简...
  • ››当代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初探
  • ››当代中国农民身份制度论
  • ››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的现...
  •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
  • ››当代中国山水画发展趋向探讨
  • ››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动机...
  •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