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当代中国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简单化"现象初探      ★★★ 【字体: 】  
当代中国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简单化"现象初探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3 15:11:04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文章初步分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联系,并探讨了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广为应用的社会背景和原因。以国际现代著名设计为例,论证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息息相关,是现代设计得以发展的土壤和灵感来源。同时指出当前的中国现代产品设计中存在着将传统文化错误解读的现象,并尝试提出解决的思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简单化;思想传承

     引言近年来,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词就是“中国风”:国内设计界近几年对中国传统设计也特别的偏好。特别是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之后,以“祥云火炬”为代表的一批产品广受欢迎、成为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成功范例。

    这其中不乏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比如联想推出的“祥云”系列产品,步步高i6“青韵”手机等。这些产品都将中国风格的外型设计作为产品的主要卖点之一,而这也的确收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应该说,在中国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极为有益的尝试,设计师们在先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给本土设计师以极大的信心和鼓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中国人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民族自信心大幅度提高的一个表现。

    但是,中国当代设计最为人所诟病的就在于“模仿”和“拷贝”。一款成功的产品往往会引来十倍、百倍的模仿者。这种不计后果的盲目追风造成了时下国内的传统设计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使得大众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从追捧变成反胃。

    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简单的照搬,而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继承和应用。

    一、现代设计的传统本源

(一)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本源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传统文化让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又爱又恨:现代艺术既想要从传统文化中突围,又时刻需要回过头来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不管是设计师还是设计为之服务的大众,传统文化都早已成为深深打入他们血脉深处的烙印。

    社会文化的一切都可以说正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成为传统。人在成长阶段所接受的教育,也是经过时间的考验而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精华,不仅仅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初步形成正是与其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和社会阅历共同作用密切相关的。那么这个人对于产品和设计乃至艺术的认知就必然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作为纯艺术家或许可以完全无视大众的接受能力而推出自己脱离传统甚至惊世骇俗的作品,以达到标新立异,出奇制胜的效果。但是作为一名设计师,其设计作品是需要为大众所接受,为市场所认同,从而创造经济价值的。那么,设计师就必须考虑如何迎合大众的接受能力和消费心理。这就需要设计师时时刻刻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和灵感,在新的设计中给大众或多或少透露出设计的传统特征。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个艺术家或设计师,从其开始学习艺术和设计之初,必然要经受传统艺术理论的熏陶和传统艺术的训练,才有可能发展出新的艺术理念,建立新的艺术体系。

    达·芬奇深入学习了蛋彩画的理论和技巧后从而最终完善了油画技法,奠定了西方油画艺术的基础。毕加索对于传统艺术来说算是最叛逆,最惊世骇俗的代表了。但是他早年却受到了长期的,极为严格的传统绘画艺术教育。看到他的早期油画作品(图1),我们发现他的传统技法的油画水准是大部分长期从事传统绘画的画家也无法与之相比的。“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承谈不上复兴。而没有中世纪哥特文化的启发,“工艺美术运动”也无法兴起。可见只有学习传统,了解传统,理解传统,最终才能突破传统。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外国现代设计中的体现西方国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深厚的设计理论基础,其直接原因就是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这种发展,使延续了数千年的手工艺,演变成机械化大生产。但是,尽管在科学技术史上有了这样实质性的飞跃,进入全新的现代设计时代。但是西方积淀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与艺术,仍然在现代设计中,被自觉不自觉地传承着。

    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卢浮宫的扩建部分。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在这件作品中,贝聿铭先生刻意将历史与现代的交织用一种透明的方式展现出来,玻璃消除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在形式上向先祖致敬,在内容上为时人阅读,现代和历史以如此奇妙的方式融合为一体,这里也包含着独特的东方式的哲学思考。

    著名家具设计大师汉斯·维格纳的“中国椅”(图2)是公认的以现代设计思想重新赋予传统设计以新的生命的经典作品。这件经典之作已将中国明式圈椅简化到只剩最基本的构件,但每一构件又被推敲到“多一分嫌重,少一分嫌轻”的完善地步。这件椅子适合于多种场合,在国内外均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

    由以上例证可以看出,在任何设计领域,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的影响是时刻存在的,并给现代设计以新的表达方式,或者说是现代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别样解读。

    二、传统文化与中国设计

(一)传统文化的兴起是“寻根”的征程中国现代设计不同于国外。国外的现代设计完全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而中国本身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跳跃式的前进。我国建国60年以来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才走完的道路。而现代设计思想在中国的形成则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大量西方现代思想的涌入开始的。一时间,身处现代设计思想荒漠的中国设计师们可以说是“饥不择食”,将各种理念全盘消化吸收,这其中难免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我们仿制了日本的家电,仿制了德国的汽车,仿建了美国的摩天大楼……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提到一位意大利学者对他说起对上海的印象,这位学者沉吟良久后,说:“上海很繁华,但是,不要太美国。”可见,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潮流中我们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也渐渐迷失了自己,失去了灵魂。

    这种“寻根”的需求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心理需求:从声势浩大的黄帝陵祭祖告天仪式,再到近几年的一部分人恢复“汉服、周礼”的行为,以及因为韩国将中医和端午节申遗而引起国民愤慨的事件,是否恢复繁体字的讨论等现象都是基于这种“寻根”的心理。中国人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走得太快,不得不在沿途割舍、丢弃了许多传统的牵绊。但是等到我们可以停下来喘口气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在生活中正逐渐消失殆尽,于是这种“寻根”的心理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心理需求。

    设计师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入设计作品是设计师们在这次“寻根”征程中的努力,也是迎合了整个社会的心理需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化”是症结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是具有特定的氛围的,传统的语言也只有在特定的场合中才会发挥其特殊的意义。但是现代社会条件下,传统生活方式已经被完全取代。而中国现代国民教育也基本消去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在时下的中国已经失去了生存语境。

    

整个社会“文化寻根”的需求给了传统文化兴起的一个契机,但现在的事实却是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不足,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出现了偏差。正是这种“需求传统文化,却又不了解传统文化”的现象使得设计师不免急功近利,以经济利益为最高准则。将最为大众熟知的几个传统意像符号化,简单化,然后用在任何他们认为需要“传统化设计”的地方。

    这样做,是很容易让设计在短时间内为大众所接受。但是,经过这样处理的传统文化元素已经失去了其最初的意义,在再三的模仿和套用之后,诸如“祥云”和“中国红”这样的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商业空间的审美发展向度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某种呈现

  • 下一篇文章: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大学审美文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当代中国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简单化"现象初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当代中国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简单化"现象初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 —— 初中...
  • ››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教学教案...
  • ››当代中国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简...
  • ››当代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初探
  • ››当代中国农民身份制度论
  • ››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的现...
  •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
  • ››当代中国山水画发展趋向探讨
  • ››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动机...
  •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