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J].经济研究,1990,(12 ). [62]张军.中央计划经济下的产权与制度变迁理论[J].经济研究,1993,(3). [63]常修泽(主笔).产权交易理论与运作[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5. [64]常修泽,等.中国企业产权界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6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6]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经济研究,2000,(11). [67]厉以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8]符钢战,等.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69]潘振民,罗首初.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70]樊纲.灰市场理论[J].经济研究,1988,(9). [71]樊纲(主笔).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72]盛洪.分工与交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73]胡汝银.低效率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7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75]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4. [76]林毅夫,蔡fǎng@②,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7]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M].上海:上海 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8]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 999. [79]冯舜华.经济转轨的国际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80]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81]吕炜.经济转轨的过程与效率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82]柳新元.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83]胡家勇(主笔).转型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84]景维民(主编).转型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85]张曙光(执行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1集[C].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6. 上一页 [3] [4] [5] [6] [7] [8]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