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基本经济
   区域能源消费水平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      ★★★ 【字体: 】  
区域能源消费水平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5 19:18:42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区域能源消费水平的基本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解析,说明区域之间能源消费所受到的分层次多种因素的影响,探讨了区域能源消费比较应考虑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提出了建立区域能源消费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区域能源,消费水平,影响因素,评价指标

一、引言

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再到2009年12月哥本哈根、2010年11月坎昆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冲突,日趋迫切地成为各国政要谈判桌上的核心议题,特别是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上,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迫在眉睫的环境灾难,面对节能减排、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目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关于各自责任的争论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但是不论有多少分歧,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与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迫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必须积极改进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以能源和资源无节制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低碳经济,革新能源技术,调整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能源消费现状是: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居高不下,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强劲增长。2008年,北美地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上一年下降了2%,亚太地区比上一年上升了4.06%,这其中,美国减少一次能源消费0.61亿吨油当量,中国增加一次能源消费1.4亿吨油当量,即便如此,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2008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0.35%,2009年美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3.82亿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产业结构偏向重工业的发展中国家,在大规模经济建设驱动下,能源消费需求总量不断增加,1978年能源消费总量5.7144亿吨标准煤,1998年能源消费总量13.2214亿吨标准煤,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8.5亿吨标准煤,1978年至1998年20年间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7.507亿吨标准煤,而1998年至2008年10年间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15.2786亿吨标准煤,近10年增加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前20年的增加量多出1倍。在刚刚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量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而到了2008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世界总消费量的17.73%,2009年依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当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1.46亿吨标准油,比美国当年能源消费总量少了2亿多吨标准油(表1)。[1]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当前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仍然很低的现状,分析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和产业结构的特点,今后对能源的需求将会有增无减,未来20年中国能源需求将面临巨大挑战。根据国际能源署2010年底在《世界能源展望》上的预测,中国的能源需求在未来10年将大幅上升,将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总量的36%。到2035年,中国能源的需求量占世界总需求量的比例将会从今天的17%上升至22%。

今后,中国将会长期面临巨大的节能降耗压力。中国能源资源的供应能力极其有限,据统计,现有人均化石燃料资源仅为世界均值的56%,石油的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均值的8%,在受能源资源供应限制的同时,能源消耗引发的环境承载压力也十分沉重。中国煤炭加石油的消耗,约占了全国一次能源消耗的90%,能源燃烧相关的空气污染使全国40%的国土受到了酸雨的威胁,二氧化碳的排放预计将从2000年占全球总量的12.7%增加到2020年的16.7%。如果不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2020年中国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将分别超过4000万吨和3500万吨。正确处理能源消耗和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降低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全国各区域的共同使命,而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不同区域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区别,区域能源消费受到分层次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各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需要深入分析区域之间能源消费的基础、前提或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测算能源消费指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耗评价指标为依据,探讨提高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效率的办法和途径。

二、区域能源消费水平评价指标

能源消费水平评价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考核能源使用效率、促进其节能降耗、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国际上一些主要能源机构和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消费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可持续发展能源指标体系、世界能源理事会(WEC)能源效率指标体系、欧盟(EU)能源效率指标体系、英国能源行业指标体系等,这些指标体系从不同侧重点出发对能源使用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状态进行测评。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的统计口径和能源计量单位与国际上的通用指标存在差异,建立科学、有效的能源消耗考核指标体系,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重要内容。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区域人均能源消费量、区域能源消费强度是评价地区能源消费水平的基础性指标。

依照国家统计局统计指标解释,区域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特定区域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是观察区域能源消费水平、能源消费构成和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一个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是由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水电、核电、风电的消费量构成的,当前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已转向油气为主,各国能源消费比重不同,美国、英国等以石油为主,俄罗斯以天然气为主,荷兰以风能为主,中国仍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国家之一。中国能源资源总量分布北多南少、西富东贫,煤炭资源基本都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包括山东)和西北地区,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华东、华南、华中三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超过全国能源消费的1/3,沿海十几个省区市的消费总量超过其能源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

区域人均能源消费量是一定时期特定区域能源消费总量与该区域人口数量的比值。人均能源消费以单位人口的能源消费量为基准,可以相对准确地比较不同人口密度地区的能源消费水平。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消费量还处于较低水平,2006年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是2.38吨标准煤,而中国人均是消费1.87吨标准煤,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2%。国际能源署统计2009年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只相当于1.61吨油当量,只有美国的1/5、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1/3。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相继显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趋势。在中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2000年人均生活用能124千克标准煤,2009年增加到254千克标准煤,但是区域人均能源消费量存在着较大差异,一些边远落后地区的人均能源消费量极低,甚至有一些农村至今没用上电。

区域能源消费强度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特定区域所消耗的能源量与对应产出的单位经济量(价值量、实物量、服务量1的比值,是一个综合的量化指标,反映特定对象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包括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单位服务量能耗。单位产值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的能源消耗量与本地区生产总值(或增加值、产业增加值、企业增加值等)的比率。单位产品能耗,是以实物量为单位的能源消费量与对应的产品量之比。单位服务量能耗是以服务量为单位的能源消费量与对应的工作量之比。能源强度越高,反映能源利用效率越低。“十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9.54%,能源消费强度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88%,能源消费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GDP,“十一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浅析通胀预期、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 郑华钧

  • 下一篇文章: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与中长期趋势,程国强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区域能源消费水平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区域能源消费水平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二)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一)
  • ››拆迁的经济学分析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三)
  • ››浅谈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
  • ››坚决支持国企产权改革,坚决反对掌...
  • ››十一五规划中的改革重点
  •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
  • ››李嘉图与詹姆斯·穆勒和马尔萨斯
  •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本思路...
  • ››区域能源消费水平的评价指标及影响...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