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基本经济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扬弃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需要      ★★★ 【字体: 】  
扬弃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需要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28:55   点击数:[]    

同类相互残食等手段获得自身必要的
生存资料,人类通过战争企图消灭其他民族,以及种族歧视等行为,其实都
是人的动物性的体现。现代社会最为流行的“人权”概念,其实是人的动物
本能与现代文明交互作用的反映。因为,人权理念虽然否定了一部分人剥夺
另一部分人权利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但它主要提倡的是个人应有不受约束的
自由,现代人为了个人利益而产生的任性行为正是人的动物本性的一个折
射。关于这一点,人们只要观察一下现实便能明白,在现代文明社会,当个
人自由与尊重他人权益二者产生矛盾时,社会强调的是个人自由而不是维护
弱者的权益,于是人权就成了掩饰强权的一种手段。由此可以看出,经济人
假设其实就是政治学上的“人权”理念在经济学上的反映,因为二者都强调
先天的平等与后天的不平等是天然合理的,先天的平等是人做为生物体而具
有的平等,而后天的不平等是人们通过其行为而形成的获得性差异,而无论
“人权”观念而是经济人假设,所要保护的是后天形成的不平等以及产生和
强化这种不平等的行为。
  如何构建人的社会性,或者说,如何构筑人类文明的架构,这是人类与
动物界最根本的区别。如果从动物性特征出发,强调的是个人自由的话,那
么从人的社会性特征出发,人类关心的是共同利益,做为个体,人的社会性
的集中体现就是对人的社会责任的自觉认知。与人权概念相对应,我把人的
社会责任简称为“人责”。人责这一范畴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可以用下面的
图形表示:




            动物性 —— 个人利益 —— 人权


    人类
     
                社会性 —— 群体利益 —— 人责
               


    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人员都扮演着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而每一个社
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权力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世界上不同类型的文明,
其实就是对人的权利与责任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所谓东方文明,也就是
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在权利与责任的相互关系上更看重人的社会责任,而
西方文明则更重视个人自由,但不舍弃社会责任却是不同文明形态共同的特
征。人们以为中国古代的皇帝只享有权利而无责任,其实在中国封建社
会处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儒学的核心价值观是“民为贵,君为轻,社
稷次之”,如果君主不能履行“爱民”之责,他人就可顺从“天意”取而代
之。履行人的社会责任,既有强制力的推动,更有人类的自觉行为,可以说,
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史,就是活动在政治舞台上的人们自觉地履行社会责
任的历史,我认为只有这样认识,才能正确理解当代政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才能对得起为创建这种文明付出过毕生精力甚至生命的先人。当然我们并不
否认政治舞台上的谋私行为的存在,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来看,他并没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

4、 以经济人为基本假设的理论经济学,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难以溶合现代经济研究的丰硕成果,不利于经济科学的繁荣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表现是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讨论。萨谬尔逊
在他的《经济学》中第一次将马歇尔等人的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经济学结合
在一个体系中,前者称为微观经济学,后者称为宏观经济学。但人们认为,
这种结合不是有机的溶合,而是一种板块式的凑合,二者缺乏共同的微观基
础。有人试图进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重构,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未很好能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
二者缺少溶合的起码条件。因为二者的基本假设完全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
本假设 是经济人,市场主体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建
立在公益人假设的基础上,政府的行为目标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如果从经
济人假设
出发,就难以得出宏观调控有效性的结论,但事实上宏观调控虽然不是万能
的,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在一般情况下其有效性不容置疑,这种有意识的社
会调节不仅在一国之内实施,而且成了一种普遍的国际行为。但以经济人假
设为基础的理论经济学,却很难把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与当代经济调控的
实践溶入自己的理论体系中。
  这种矛盾还可以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找到。在建立在经济人假
设基础上的产权经济学看来,产权是一个最有效率的装置,只要把产权界定
清晰,特别是明确界定私有产权,就能减少交易费用,通过将外部性内部化
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一致。在完善的市场结构中,
一个界定清楚的产权可以通过反复的交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但产权经济学的这个结论却明显地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理论——非
正式规则的约束相矛盾。因为这一理论揭示出非正式规则的实施可以节省交
易费用,提高社会福利。这里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产权界定清晰就可
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那么非正式规则对经济效率无益,反过来,如果非
正式规则是制约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那么产权在经济效率中那种至高无上
的地位就会受到挑战。我们知道,道德、习俗等非正式规则是对自利行为的
自我约束机制,强调非正式规则的作用也就是证明了利他行为的经济效率,
因此,表现在产权理论与非正式规则之间的矛盾,所反映的其实是经济人假
设在经济研究中的局限性。

5、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理论经济学,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失
去了理论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现代经济学从经济人假设出发,以成本——效益分析为基本方法,成
长为一个以演绎为主的经济学范式。但这一经济学范式由于苛刻的理论假
设,忽视了社会经济现实的复杂性,满足于在假设前提下严密的逻辑结构,
因而降低了对经济现实的解释力。
  现举两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交易的分析,现代经济学
范式在分析交易时,首先先入为主地假设交易双方都是经济人,对方都只顾
自己而不顾他人的利益。当事人从交易中得到的利益由两个因素决定,第一
个因素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第二个因素是有关信息的掌握;拥有信息
优势的一方会利用信息的非对称性从所产生的外部性中获取额外利益,但于
交易的平等性,对手也会采取相似的行为,当他处于信息劣势状况时,一般
会采取讨价还价的方式,诱导对方显示真实信息,最终在终衡点上成交。但
通过讨价还价实现的均衡不可能是帕累托最优点,而只能是一个纳什均衡,
这里的讨价还价其实就是一个囚徒困境。这是一个略为修改了的完全竞争的
市场结构的经典模式,现代经济学基本上是以这个模式为参照展开分析的,
这种交易方式虽然较为普遍,但并不是交易的唯一方式,现代我们提供另一
种交易方式以供对照:
甲、 乙两人就商品y进行交易,甲是商品 y的所有者,但对商品 y
不占有充分信息,乙是商品y的购买者,却对商品y占有充分信息。在这种
情况下有可能不是隐瞒信息而是显示真实信息成交,我们首先分析甲先显示真实信息的情况,甲说我对y的具体情况并不十分清楚,你根据具体情况给个价吧,而乙开出的价格可能正好是市场上的均衡价格。我们再来分析乙先显示真实信息的交易情况,乙已经知道甲对商品y的信息掌握不充分,便主动告诉甲有关商品的真实信息,然后由甲开出价格,交易同样有可能在均衡点上成交。显然,这里的交易效率明显地高于信息隐瞒下的交易,因为信息的充分显示减少了双方的交易成本。
  不难看出,这种交易方式的突出特点在于,当事人在考虑自己的利益时,同时也把对方应得的利益考虑了进去,换言之,别人的效用函数是自己的效用函数的因变量。这种交易方式是普遍存在的,如老顾客之间的交易,团体内部、亲友、邻居间的交易等,现代大企业特别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因而主动显示信息也就成了大企业的行为常态。但是这种交易方式及其实践很难进入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但却是企业管理学科和市场行为学极为重视的内容。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利己行为者只是少数,而根本对立的交易也并不多,现实中的人都是有一定道德水准的社会人,交易行为首先是一种合作行为,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没有合作同样没有市场,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理论体系虽然能解释部分经济现象,但却难以解释全部经济现实,甚至难以解释主要的经济事实。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顾自安: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政 治 经 济 学 解 读

  • 下一篇文章:“囚徒困境”中非纳什均衡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原因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扬弃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需要”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扬弃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需要”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二)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一)
  • ››拆迁的经济学分析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三)
  • ››浅谈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
  • ››坚决支持国企产权改革,坚决反对掌...
  • ››十一五规划中的改革重点
  •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
  • ››李嘉图与詹姆斯·穆勒和马尔萨斯
  •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本思路...
  • ››扬弃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从封闭...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