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资本的积累快于现实资本积累的情况下,生息的货币资本不仅不反映现实货币资本的积累,而且自我扩张,这样,就导致了现实资本供求和生息货币资本的供求出现明显的差别,生息货币的过剩或不足,不反映或不完全反映现实资本的过剩或不足,增大了调控宏观经济的难度。 2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发达的资本市场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系的金融架构是处于传统金融还是处在现代金融的特征性标志,发达的资本市场是金融深化的催化剂,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心脏。我国资本市场自1990年正式建立起来后,金融资产迅速增加,金融交易品种不断丰富,但是,与国际金融市场、发达国家及周边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相比,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尚不充分,表现在虚拟经济尚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本市场存在着较高的功能缺陷与体制风险,存在着引发泡沫经济的诱因等因素。具体来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 2.1虚拟资本的规模小,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截止2004年末,我国上市公司共有1377家,总市值37056亿元,2004年我国GDP为136515亿元,股市、债市等虚拟经济市场总值与实体经济总值的比例大约是1:5,如果考虑到股票中有三分之二是非流通股以及当前股市低迷的实际情况,二者的比例则更低。截至2001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60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约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贸易额的50倍,就是说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可以看出,我国虚拟经济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2.2虚拟资本的盈利性与上市制度和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我国的上市制度一直都没有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没有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而是在强大的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预下,产生了很多畸形和怪胎,进而影响合理有效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发展。最初我国股票的发行,不是根据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进程和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逐步扩大股票的发行数量,而是采用“总量控制、限量发行”的额度控制办法。这样,只要各省市、各部门有了“额度”就可以组织公司上市,尽管有些预选企业达不到上市标准,但为了追求“创业利润”,操作者想方设法将其“包装”上市,致使上市公司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少公司质量不高,业绩不良,有些上市公司甚至刚刚上市即发生亏损。其次,我国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权的比重非常大,占绝对比重的国有股权代表,往往凭借控股地位用行政方式和手段,直接介入代理人的遴选和企业的正常经营,代理人也能轻易地用非经济手段获得上市公司的经营权以及国有资产的收益分配权;而其他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权益名存实亡,其正当的权益得不到维护,正当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受到的侵害也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产生了严重的不健康因素,存在着“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的问题。 2.3虚拟资本的投机性和公开性与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 虚拟资本的运动具有投机性和公开性特征。虚拟资本的投机性是证券交易所活动的主要特点,投机的输赢仅仅产生于当时对利息估价的差别,对利润的生产或实现并没有任何影响。交易所的投机具有赌博的性质,这对执行交易所的职能是必要的,否则不会有投资者对证券交易进行投资。但是,当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时,其所交易的证券市场价格的确立必须是公开的。由于参与投机的证券价格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利润水平和利息率水平,相对来说,利息率及其状况是一个比利润的预测更安全可靠的因素,因此利润的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投资者投机的方向和投机的强度,这就决定了投资者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必须充分掌握上市公司的财务经营、盈利等状况,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筹集资金和获取盈利的目的,故意披露不真实信息,这是上市公司在招股、上市、配股和年报等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一些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有意遗漏依法必须披露的重要事项,特别是那些不利于公司形象的事项;有些上市公司出现对重大事项延期披露;有些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披露不充分、不规范;有些上市公司拼凑指标,粉饰财务报表等。除此之外,大投机家的投机、中介机构职业道德的丧失和证券监管力度不够对信息披露的不真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投机家追随的是市场的征兆、气氛与一般潮流,而这种气氛可以是由大投机家们所制造,实际上也正是由他们制造的。此外,由于他们也有或多或少的理由被认为是懂行的,他们的投机被小投机家们所效仿。因此,这些大投机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出现故意制造虚假信息等“大户操纵”问题。而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会有意迎合庄家炒作,配合在不同阶段发布误导投资者的信息。不仅如此,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为了牟取私利,违背职业道德,为上市公司做假帐,提供虚假证明,有的甚至迎合上市公司的违法或无理要求,让做什么帐就做什么帐,要求出什么报告就出什么报告,为其虚假包装上市大开方便之门。另一方面,中国证监会的监管力度不够,例如证券法规定,因发行人发布虚假信息导致投资者损失,发行人及其董事、监事、经理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由于没有具体办法,投资者难以提起诉讼,而且许多案件由于控方举证难度很大,法院也因规定不具体而难以受理等等。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不真实,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利益的驱动),但会计制度的不完善、证券市场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以及证券监管力度不够等也难辞其咎。 2.4衍生金融工具缺乏,金融风险管理落后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体系中,管理金融风险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不断创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认为,衍生金融产品并不对美国的金融体系构成威胁,相反,使资本市场参与者能分散风险,他认为这一作用帮助减轻了2001年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由于中国金融体系建立较晚,现行的资本市场还不能向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风险管理工具。衍生金融产品市场是目前西方金融体系中向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市场。 目前,中国在衍生金融产品市场方面可以说还没有起步,除了一些地方性的商品期货交易所,中国并没有真正的衍生金融产品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债券发行失控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基本停滞不前。1995年关闭国债期货后,金融期货等衍生金融产品的开发基本上也成了禁区。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不能满足需求者方便交易,保值增值的需要,更加无法满足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要,这不仅是金融体系不完整的表现,也是风险管理市场工具匮乏的表现,它明显地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2.5过度投机,证券泡沫严重 我国资本市场自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被过度的投机所困扰。过度投机主要表现在“三高”:一是股票价格大起大落,波动幅度高。我国证券市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出现了多次大起大落。其二是换手率过高。绝大多数股民购买股票是为了等待好时机。高卖低买,赚取差价,很少有人是为了参与分红,。一般认为30%—50%的年换手率是正常的,但是我国的股市的换手率太高,说明市场上投资者行为严重投机化,证券市场泡沫过大;其三是市盈率过高,通常用来衡量股价的高低和估计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