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对,有酒为有新酿之酒。 如(四)件2行,“[ ]无桃,得酒两姓,有贰拾柒斛”,共2处。 如(三)件3行,“[ ]寺桃壹亩半,储酒拾伍斛,得酒三姓半,有伍拾斛”,共9处。 如(四)件3行,“主簿尸罗桃壹亩半,得酒肆斛伍斗。” 案:得酒。得酒为得浆造酒之意,亦含有从他人处得新酿酒之意。得酒有两种类型,一为有桃,一为无桃。有桃下又分为两项,一为得酒若干姓,有酒若干斛;一为得酒若干,无姓之记载。无桃下记作得酒若干姓,有酒若干斛。无桃而得酒就说明了得浆造酒之事实,可见其为调查葡萄酒之记录。而有酒则为有新酿之酒。[21] 姓之含义,颇为难解,论者或言为斛之上一级量器,或言为姓氏之姓。[22]姓氏之说法似无根据,因为三件3行有“三姓半”、四件4行有“壹姓半”之记载。量器之说法,似有道理,但从其姓与斛不成正比关系看,还不能贸然确定。笔者以为姓或为容器,犹如现代酿造葡萄酒之发酵罐,或储藏桶。因其是容器,故不成正比亦能说得通。[23] 从“姓”的容量来看,大致在十斛以上,而得酒有以半姓计量者,是否说明曲氏高昌唐朝西州之葡萄酒陈酿有添桶、换桶之工艺?[24] 在现代葡萄酒酿造工艺中,“装瓶是理论上的最终加工过程,也是葡萄酒最终储存形式”,[25]“瓶贮是提高葡萄酒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26]“在陈酿过程中,葡萄酒要经历一系列基本变化。(经过陈酿,)幼龄酒的浓香味逐渐消失,而形成的香味更为愉快和细腻。在桶中存放2年,再在瓶中储存几年的葡萄酒,与它原来的幼龄酒几乎无共同之处。”[27] 高昌西州的葡萄酒亦有瓶装工艺,上引《太平广记·梁四公记》中,从高昌送入萧梁之冻酒必定是瓶装的,而在《高昌条列得后入酒斛斗数奏行文书》中更是直接看到了“瓶”的字眼:[28] 1 [ ]岁后入酒额:虎牙天护、司空[ ][ 2 [ ]延伯、成阿婆奴、张保愿、张子先四人边得瓶上长酒三伯[ 3 [ ]斗贰升;次得高延伯边入贰拾斛;次成阿婆奴边入酒壹[ 4 [ ]拾斛;次张子先边入酒究拾三斛[ 5 边入酒伍斛;次张守摩边[ 6 [ ]边入酒贰拾柒斛壹斗;次孙天救边[ 7 [ ]究斛伍斗半。次得案额相对案中长酒贰伯贰拾伍斛[ 8 [ ]升半;次和令边得酒陆斛;次张延钦边得酒三斛贰斗[ 9 [ ]贾法师边得酒陆斛捌斗。 10 都合得后入酒究伯柒拾三斛壹斗半升 11 谨案条列得后入酒斛斗列别如右记识奏诺奉 行 12 门 下 校 郎 曲 [ ] (后缺) 注意,第2行所谓“瓶上长酒”,就是从所得租酒灌入瓶中剩出之酒,其数竟达300余斛;而第7行“案额相对,案中长酒”之“额”为租酒额,“案”则是所得租酒案,即一笔笔之收入,其数亦有225斛。加上延期交纳的,其“都合得后入酒究伯柒拾三斛壹斗半升”。可见高昌租酒总数之大。从此件文书中可见瓶装储藏亦为曲氏高昌葡萄酒工艺之一,而其瓶装数量之大亦可见一斑。 若笔者以上分析不误,则高昌葡萄酒储存和现代工艺也是相通的。 四、五注释
[1]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第348-350页 [2]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326页。 [3] 《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二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706页。 [4] 《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第78—79页。 [5]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版1568页。 [6] 参见黄时鉴《中国烧酒的起始与中国蒸镏器》,载《文史》41辑,1996年。 [7] 《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第78—79页。 [8] 《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第96页。 [9] 《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第2页。 [10] 《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第139页。 [11]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二册336页。 [12]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五册56页。 [13] 《葡萄酒科学与工艺》234页:甜酒与半甜酒都是发酵不完全的酒。它们当然是甜的,因为它们的发酵是主动停止的。 [14] 《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第162页称:“红葡萄酒发酵结束放出自流酒后的酒糟称为湿糟。一般自流酒的量与湿糟量大致相等。从湿糟中可榨出50%的葡萄酒。压榨后的酒糟称为干糟。干糟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葡萄酒未榨出。”如此看来,文书中的“糟”就是湿糟或干糟。 [15] (法)E·卑诺着,朱宝镛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年2月版117页。 [16] 实际上,文书中的葡萄浆都是为了酿酒,否则,其浆作什么用呢。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我们说两份文书都是反映了葡萄酒酿造情况,该是有道理的。 [17]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四册补遗6页。 [18]见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第348-350页。 [19] 《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第107—108页。 [20]《吐鲁番出土文书》第 三册50页。 [21] 尚有一事须注意。文书中酒之单位几乎为斛,唯有一例即四件3行“主簿尸罗桃壹亩半,得酒肆斛伍斗。”有斗之记载。我们已经知道高昌之酒租为每亩3斛,尸罗有桃壹亩半,而得酒肆斛伍斗,则其得酒由他人处所得也,犹如五册157页:《高昌[ ]污子从曲鼠儿边夏田、鼠儿从污子边举粟合券》: 1 儿边夏中渠常田壹亩半,交与夏 2 价银钱拾陆文,田要经壹年。赀租佰役, 3 [ ]悉不知;若渠破水 ,曲郎悉不知。夏田价 4 [ ][ ][ ],仰污子为鼠儿偿租酒肆斛伍斗。酒 5 [ ][ ]多少,曲悉不知,仰污了。二主和同,即共立券。 6 [ ]成之后,各不得返悔,悔者一罚二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