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考古》1992年第3期第79-80页。 (31)刘志一:《巴蜀符号考释》,待刊稿。 (32)《湖南省志·地理志》下卷第四篇"地貌、水文、气候",第397-658页,湖南省志 编纂委员会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33)湖南省道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道县志》第二篇第二、三章,第65-79页,中国社 会出版社,1994年。 (34)《湖南省志·地理志》下卷第五篇"土壤、植物、动物",第857-899页,湖南省志 编纂委员会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35)《道县志》(1994)、《桂阳县志》(1993)、《嘉禾县志》(1994)、《宜章县志 》(1995)。 (36)(37)朱莲珍主译校:《人和动物的微量元素营养》第73、414、753页,青岛出版社 ,1994年。 (38)《湖南省志·地理志》下册第三篇地质第七章"矿产资源概况"第277-359页,湖南 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39)贵州省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译:《物始纪略》第 一、二、三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1993年。 (40)《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第358页。 (41)同(40)第359页。 (42)陈德懋、赵保惠编:《庐山植物》第342-343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43)张文绪、袁家荣:《湖南道县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初步研究》,《作物学报》第24卷 第4期第416-420页,1998年7月。 (44)张文绪、席道合:《茶陵独岭坳遗址红烧土中水稻印痕的研究》,《文物》待刊稿 。 (45)吴妙?主编:《野生稻资源研究论文选编》第15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46)同(17)第204-205页。 (47)同(45)第32-33页。 (48)《湖南省志·地理志》第四篇第三章"气候"第630-636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 (49)同(1)第190-191页。 (50)同(1)第196页。 (51)同(45)第32-13页。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 (53)《文物》1978年第7期第1-28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