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明中后期市民文学中的价值变异与消费观念      ★★★ 【字体: 】  
明中后期市民文学中的价值变异与消费观念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2:17   点击数:[]    

万人作对敌”,甘愿被封建卫道者诬为“妖人”,“妖怪之物”,甚至不惜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可杀不可去,我头可断而我身不可辱。”李贽的一生,从理论著述到实践行动,不仅充满着个性解放,人人平等,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色彩,而且还把统治阶级给“道”抹上的一层层神秘色彩,毫不留情地刷去,让“道”从天上回到人间。李贽公然宣称饥来吃饭困来眠的生存欲望,趋利避害的自私欲望,好美色乐享受的快乐欲望,是“吾人禀赋之自然”。“圣人亦人耳,既不能高飞远举,弃人间世,则自不能不衣不食,绝粒衣草而自逃荒野也,故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注:《明灯道古录》卷上。)那么,黎民百姓“如好货,如好色,如勤学,如进取,如多积金宝,如多买田宅为子孙谋、博求风水为儿孙福荫,凡世间一切治生产业等事,皆其所共好而共习,共知而共言者。”(注:《焚书》卷一《答邓明府》,第39页)这有什么可鄙薄的呢?人类的种种欲望是自然本性,无论圣人或者凡人,礼教不应禁止、抑制,而应该顺从、支持。从千万人之心中、之自然欲望中流露出来的便是礼。为了一种其它目的,人为地给人外加进去一种规则则非礼。(注:《焚书》卷三《四勿说》)李贽在将封建礼教世俗化的同时,将“礼”消融在世俗生活之中,实际是为了呼唤人文主义思潮的到来,把礼给予无情地稀释和溶解,为个人主义鸣锣开道。

  对礼教的批判,对人性的全面复归的呼唤,在明中后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文主义思潮。到了明末王夫之那里,完全把“礼教”消融在人欲之中,“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认为只有人人平等、自由、博爱,互相尊重,这才是天理,否则便不是天理。(注:《读四书大全说》卷三)到了清初思想家戴震那里,仍然抑制不住对礼教吃人、杀人的愤慨。(注:《戴震集》下编《孟子字义疏证》卷上,中华书局校点本第275页)

  随着对旧道德、旧风习、旧传统、旧价值的破坏与对抗,李贽等人的怀疑论哲学思潮的张扬与鼓荡,在那种人性禁锢和个性失落的黑暗年代,尽管犹如空谷足音,但毕竟在一批与市民阶层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有识之士当中引起巨大反响,并唤醒了一批士人的觉醒。在新与旧的界碑中,出现了一大批狂人形象:

  李中麓家戏子几二三十人,女妓二人,女僮歌者数人。继娶王夫人方少艾,甚贤。中麓每日或按乐,或与童子蹴毬,或斗棋,客至则命酒。(注: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八“杂记”)

  (杨)用修在泸州尝醉,胡粉傅面,作双丫髻,插花,门生舁之,诸伎捧觞,游行城市,了不为怍。(注:焦竑《玉堂丛语》卷七“任达”)

  王九思《答王德征》云:“九思者,当世狂人也,翰林不容,出为吏部;吏部获罪,左迁寿州;寿州不可,罢归田里……”(注:焦竑《玉堂丛语》卷七“任达”。)

  吴中张幼予奇士也。……好怪诞以消不平,晚年弥甚。……至衣冠亦改易,身披彩绘荷菊之衣,首戴绯巾,每出则儿童聚观以为乐,且改其名曰敉。……堂庑间挂十数牌,署曰:“张幼予卖诗或卖文,以及卖浆、卖痴、卖呆之属。”(注: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三“士人·张幼予”。中华书局标点本第582页)

  “狂人”似乎是每一转折时代必然出现的一个历史现象。“狂人”作为旧时代的送葬人,新时代的先行者,不仅常常被统治者恨之入骨,而且常常被世俗不理解。李贽笑纳之余,又以“异端”自谓。至于李贽落发为僧,仍出言无忌,狂行狷介,并敢于和统治者摆开“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决一死战,(注:《续焚书》卷一《与周友山》,第295页)不正表现了一个斗士的性格吗?何心隐同样以惊世骇俗为快意,以“一言行即为人所怕”相标榜,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妖”,却被李贽赞为“英雄汉子”。徐渭“疏纵不为儒缚”,“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槌其囊,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注:袁宏道《徐文长传》,见《徐渭集·附录》,第1343页)佯狂到残害自身,践踏自己性命的程度。袁中道重“狂狷”而鄙“乡愿”,袁宏道公开宣称,追求人生的“五大快活”,王思任专以嘲谑“达官大吏”为快事,(注: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丁集上,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第575页)卢柟“为人跅跎,好使酒骂坐。”(注: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丁集上,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第425页) 在这个狂人家族中,有的狂放,有的狂狷,有的狂傲,人的狂猱……虽狂情不一,但狂心相通。他们既执著地追求理想,又痛苦地感到理想之虚无缥缈,云遮雾罩;既大胆地批判现实,又清醒地觉得现实之无法脱离,无法理解。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们感到怆然和痛苦,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停止探索、追求。如对禁锢人性的控诉和反叛,对人性复苏的期冀和追求,哪怕是以扭曲的形式出现,也要为市民解放运动狂飙的兴起摇旗呐喊,鼓波作浪。

  以文艺为武器,向封建礼教、程朱理学冲锋陷阵的主力仍是李贽。当然李贽之前已有汤显祖对真情至性的辩护,徐文长对“己之所自得”的提倡,李贽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清代华北农民生活消费的考察

  • 下一篇文章: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明中后期市民文学中的价值变异与消费观念”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明中后期市民文学中的价值变异与消费观念”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明中后期市民文学中的价值变异与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